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65期)
来源: 2019-12-18 17:48:08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安徽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总定位,明确了安徽省“两地一区”的分定位,即“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安徽的‘大机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说,“安徽将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贡献安徽力量。”

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约 1/4 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中国 1/3 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 3%。

安徽省提出,始终把创新摆在应对环境变化的突出位置,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对标顶级、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优化上的比较优势,在产业技术与创新融合基础上参与长三角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分工为主的网络化、水平分工,实现区域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更高层次推进。

《规划纲要》提出,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联手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打造中国原始创新策源地。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创新共建是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安徽省最有优势、最可作为的“主战场”。

近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聚焦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事项,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其中,“创新共建提能力”摆在首位。

此次安徽省与兄弟省市达成一系列合作事项: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签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马鞍山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

安徽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要以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牵引,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为牵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省汇聚转化。

强化政策支撑形成强大合力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离不开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近年来,安徽省着力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成效持续显现。安徽省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聚 集 1825 家 服 务 机 构 的 28634 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 327 亿元。长三角一市三省科技情报院(所)签订了《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智库联盟框架协议》,推进落实科技文献、数据和案例等资源共享。

安 徽 省 科 技 厅 负 责 人 表 示,将积极构建成果转化共推机制。培育壮大转化主体,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深化 科 研 院 所 改 革, 推 动 企 业、 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整合 政 府、 院 校、 专 业 机 构 和 企 业等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打造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成果转化项目资 金 共 同 投 入、 技 术 共 同 转 化、利益共同分享。共建共享创业创新平台,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市场一体化,推进一市三省科技大市场有机衔接,实现一市三省科技成果、企业需求、 专 家、 技 术 经 纪 人 队 伍 等 资源共享。(吴量亮)


芜湖市企业注册登记仅需 4 小时

近日,记者从芜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该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压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突破口,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梳理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信息互通互联,不断优化内部办理流程。目前,通过压缩登记材料,精简审批环节,芜湖市可将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从一个工作日压缩为 4 个工作小时。

以改革企业申请材料为例,芜湖 市 通 过“ 减 并 结 合” 的 方 式,将 常 态 化 有 限 公 司 设 立 登 记 材 料压缩为 5 件。实行住所申报承诺制改 革, 取 消 住 所 证 明 材 料, 改 为提 交 住 所 申 报 承 诺 表, 由 申 请 人自 我 申 报。 在 办 理 程 序 方 面, 通过探索形成“审核合一、一人通办”改 革 模 式, 压 缩 内 部 审 批 环 节,改 名 称 预 先 核 准 为 自 主 申 报, 减少 企 业 登 记 外 部 申 请 环 节。 在 办理 时 限 方 面, 出 台 推 行《 芜 湖 市市场主体登记时限规范(试行)》,将 市 场 主 体 设 立、 注 销 登 记 办 理时间压缩为 4 个工作小时。(沈宫石)


马鞍山市近 170 万人享医保“福利”

58 岁的欧玉是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社区居民,因患高血压,每个月都要去社区卫生服务站拿药。近日,她来到卫生服务站测血压、买降压药时说,她患高血压多年,因自己没有工作,以前买药看病都是自费。自从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她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买药能报销一半以上,去医院住院治疗能报销 70%,每年能节省不少钱。

近年来,马鞍山市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民生工程,给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看病就医带来了福音。据马鞍山市医保中心居民医疗保险科科长杨良灯介绍,按照安徽省的统一部署,从今年 7 月 1 日起,马鞍山市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现行待遇进行了整合,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普通住院、大病保险等方面的报销待遇。其中,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原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为40%—55%,整合后统一调整为 5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原起付线分别为1.5万—2万元和0.8万元,报销比例为起付线以上 55%—80% 和30%—80%,整合后统一调整为起付线1 万元,报销比例 60%—80%,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显著提高。

截至 10 月底,马鞍山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近 170 万人,居民医保基金支出 8.73 亿元,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 70.5%。

此外,城乡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实行即时结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徽省内住院大病保险起付线为 0.5 万元。截至 10 月底,大病保险待遇享受达 3.3 万人次,大病保险基金支出0.85 亿元,支付比例达 61%。(廖岚钧 杨苹)


蚌埠市首次在境外发行美元债

高投集团在香港成功发行一亿美元境外债券

日前,蚌埠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发行一亿美元的境外高级固息债券,将用于园区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补充。据悉,这是安徽省首单国家级高新区平台、蚌埠市首个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全球配资已成为地方发展的选项之一。作为融资“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在境外发行债券不仅能吸引国际投资,而且与境内发行债券、股票和贷款相比,还具有锁定汇率风险、建立国际信誉等优势。“此次发行的境外债券是高投集团直接发行,由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主承销,募集资金一亿美元。”高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廷解释,由拥有国际信用评级的银行出具备用信用证,就相当于拿到了发行境外债券的许可证。“三年期票据,最终指导价也就是年息为 3.6%。在境内发行同等规模的债券,融资成本至少在 7%。”

据悉,一亿美元的资金到位后,将用于支持蚌埠高新区实体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这是我省首单国家级高新区平台发行的美元债,也是省内备证发行利率最低的。”李建廷告诉记者,发行境外债券,不仅融资成本有优势,而且资金使用更灵活,还能提高融资平台在国际市场知名度,对拓宽蚌埠市乃至安徽省融资渠道、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而蚌埠市首次试水美元债,是国有投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携手探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一次尝试。(靳瑾 汤文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