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美国《侨报》第680期)
来源: 2020-04-24 17:27:16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强化基础设施 拓展新兴业态

合肥推动信息消费发展

【侨报讯】近日,工信部公布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名单。合肥市作为新型信息消费产品类代表,成为中国7 个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之一。合肥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拓展信息服务新兴业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培育信息消费产业。目前,合肥市信息消费规模已超过 2500 亿元,带动相关领域产出 6000 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超过 10 万个,已成为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合肥市在 2013 年成为中国首批 68 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2016 年跻身国家首批 25 个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近年来,以深入推进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合肥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信息消费良好发展环境。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设立“宽带中国”工程专项资金,持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合肥市已建成 4G 基站 16000 余座,实现 4G 信号城乡全覆盖,户均月上网流量超9GB ;建成 3 万个“无线合肥”接入点,搭建起免费覆盖五大类重要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 ;累计建设 2800余处 5G 基站。

信息消费与消费者衣、食、住、行以及娱乐联系日趋紧密,是实体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的重要连通器。合肥市持续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拓展信息服务新兴业态,先后创建国家级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8 个,并持续开展“信息消费季”活动。合肥市还全力改善信息消费环境,推出《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三年行动计划》,并加速推进信息消费产业化,重点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装备制造、健康医疗等领域。近年来,“合肥造”信息消费产业链不断延伸,智能翻译机、工业机器人、智能手表等一批升级版产品相继面市,智能家电产品占家电产品总量的四成,联宝科技笔记本电脑、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累计出货量分别突破 1.2 亿台、1亿台。应用场景拓展至教育、政务、医疗等领域。

合肥市还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以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供给侧转型升级,又以新型信息消费加速培育先进制造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合肥传统制造业正快速引入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业态。合肥市已经培育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9 家。荣事达电子电器依托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正在开发懒人厨房、超级卫生间、社交客厅等智能应用场景。(张鸣)


安徽省首批5家互联网医院运行

【侨报讯】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等 5家医院,作为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患者足不出户即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线上线下联动,让“指尖上的医疗服务”变成现实。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电子病历查询、智能预约问诊,患者在家即可与医生进行图文及视频对话 ;医生为患者快速开立处方,并由药剂师审核生成电子处方,患者点一点指头即可享受快递送药上门服务,患者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家就能获得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此外,互联网医院还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协同诊疗服务,运用互联网、远程诊疗等技术,实现了优质医疗卫生下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状况。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效率,保障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通过搭建安徽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将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与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管 ;研究出台《安徽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互联网医院相关制度建设,为互联网医院运营保驾护航。(朱琳琳)


皖江两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

【侨报讯】4 月 15 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签约仪式暨安徽省第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开工现场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中签约、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调结构、补短板、稳投资、增动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努力实现主要指标半年“双过半”、全年夺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现场,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14 个,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各 7 个,总投资 1180 亿元。安徽省第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70个,总投资 1523.4 亿元,今年计划投资 417.1 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农林、能源、交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 11 个行业领域,覆盖安徽省16 市。

签约的一批大项目,涉及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不少项目牵手奇瑞、海螺等国企、上市公司,立足于“高精尖”“高大上”的高新技术,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李萌)


宣城“社工班主任”带领巾帼抗疫

【侨报讯】“因为疫情,很多线下活动不能开展,我们就在线上学习、工作,帮助有需要的人。”宣城市旌德县“心和社工”妇委会主任方颖说。身为社工的她,通过网络带领一群“准考生”积极备考社工资质考试、为隔离人员子女辅导功课、举办读书会、牵头开展疫情心理疏导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隔离不隔爱,方老师教了我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段时间快递停了,是方老师帮助我买到了考试用书。”提起方颖,旌德县有意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的“准考生”们啧啧称赞。

今年 1 月底,方颖建了社工考试微信群,利用自己是社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学习指导师的优势,帮助两位朋友学习迎考。随着疫情发展,慕名进群的“准考生”越来越多,成员从最初的 3 人增加到12 人。方颖每晚 9 点准时检查“作业”,指导“功课”,被大家称为“班主任”。

疫情期间,方颖还响应当地妇联号召,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在为一名从湖北来的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时,方颖了解到他是单亲爸爸,且急于就业,当时与母亲、兄弟、孩子都被隔离,情绪特别烦躁。当得知孩子听不懂“空中课堂”的教学内容后,一度情绪失控,要冲出去与母亲换房住,陪伴孩子学习。方颖当即揽下辅导孩子学习的活,每天通过视频辅导孩子写作业、解答疑问,邀请这名父亲在线观看,很快安抚好他的情绪。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方颖说,人们在灾难中深切地感受到守望互助的可贵精神,同时也使大家在磨难中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贾学蕊)


芜湖市大力实施“5910”计划

【侨报讯】芜湖市位于长江和G60 科创走廊的交会点,具有“角中有廊、廊中有带、带中有港”的独特优势,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芜湖市编制出台《芜湖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行动计划方案》,大力实施“5910”计划。

据了解,“5”是指明确创新驱动新引擎、江海联运新枢纽、文化旅游新热点、生态宜居新空间、内陆开放新高地五个新定位 ;“9”是指推进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产业发展、城乡治理、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等九个一体化任务 ;“10”是指实施港口合作、产业联盟、沪皖“科创飞地”、生态环保、教育事业、健康养老、医疗卫生、跨座式单轨和房车露营地、园区经济、城乡治理十个方面示范项目。

在中国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芜湖市被连续提及四次。其中“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积极推进芜湖 LNG 内河接收(转运)站建设”“加快建设芜湖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均已在芜湖市得到成功实践。

2019 年 2 月 20 日,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芜湖市挂牌成立,芜湖港与上港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开通每周 12 个班次的芜湖港始发上海洋山港“点对点直航班轮”,航运时间缩短一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800 元 / 箱,使海螺型材、奇瑞汽车、信义玻璃、格力空调、美的电器等知名品牌商品从芜湖港走向世界各地。8 月 30 日,芜申运河安徽段全面建成,开辟了第二条通往长三角地区“黄金水道”,可满足 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实现了皖江腹地及长江中、上游沿江城市大量物资经芜申运河直达长三角,比绕道长江缩短航程 100 多公里,构建起“互联互通、畅达高效”的长三角高等级内河航道网,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第四家、中部地区首家 国 家 级 中 德 合 作 区,芜 湖 市 设立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自2016 年 7 月设立以来,已有包括西门子、大陆、博世、凯络文和林德等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内的 41 家德资企业(含德语区)入驻,投资总额约 17 亿美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机器人项目和电子电器项目占据“半壁江山”,成为芜湖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去年11 月 12 日,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芜湖长江LNG 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 30 亿元,设计 LNG 接卸规模 150 万吨 / 年,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重要的资源供应点之一,成为长三角能源功能性平台。(沈宫石)


安徽省高校新增82个本科专业

【侨报讯】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安徽省有 35 所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共获批 82 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点数在中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五。这批新增专业主要用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及基层民生需求人才培养。

近年来,安徽省教育厅加快全省高校专业设置“放管服”步伐,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加大专业结构优化改造力度。本次获 批 专 业 中,理 学 和 工 学 类 专 业共 50 个,占总数的 61%,集中在一批新兴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服务基层民生需求的相关专业。据悉,继去年安徽省首次获批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后,今年又有安徽大学等 10 所高校获批。同时获批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都是安徽省创新驱动引领性发展急需的专业,也是安徽省打造的新一代深度融合的新工科专业。

安徽科技学院获批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本科专业,是目录外新专业,此前中国并无高校开设此专业,本次中国各校中仅有中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获批。这也是安徽省连续第四年在目录外新专业设置中取得突破。(陈婉婉)


安徽省常住人口达6365.9万人

【侨报讯】近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了 2019 年全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调查显示,2019 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 6365.9万 人,比 上 年 增 加 42.3 万 人,同2010 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5950.1 万人相比,共增加 415.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 0.75%。

2018 年 11 月 1 日 至 2019 年10 月 31 日,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出生 人 口 为 76.3 万 人,死 亡 人 口 为38.3 万 人,自 然 增 长 率 为 5.99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3552.8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2813.1 万人。同 2018 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1.12 个百分点。

老龄化水平受到普遍关注。安徽省常住人口中,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8.41%。全省 0 岁至1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18.91% ;15 岁至 59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62.68%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3.93%。同 2018 年相比,0 岁至 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0.06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0.96 个百分点。

安徽省各市中,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居首,为 825.9 万人,其次是合肥市,常住人口 818.9 万人。各县区中,宿州市埇桥区常住人口 174.9万 人,数 量 居 首,临 泉 县 次 之,为165.9 万人。 (胡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