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96期)
来源: 2020-10-23 17:18:38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战略优势叠加 制度创新提速

乘自贸区东风 芜湖扬帆再起航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批准设立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市将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开放,从而使芜湖市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全面地融入长三角和中部崛起战略发展,更大范围地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开放新高地

探索发展新路径

根据方案,芜湖片区实施范围35 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区块和东部区块,其中包含芜湖综合保税区 2.17平方公里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芜湖港。围绕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芜湖片区规划 6 个功能区,分别为:港口物流区、综合保税区、银湖国际社区、中心商务区、滨湖研创区和高端制造区。

芜湖市是安徽省第二大经济体,设立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可以使芜湖市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全面地融入长三角和中部崛起战略发展,更大范围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芜湖片区将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综合航运物流体系等方面大胆探索,打造对外开放的“制度高地”,吸引国际国内优质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区域错位发展、市场辐射广泛的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起点谋划

高战略定位

作为安徽省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芜湖片区是其中唯一一个临江片区。芜湖片区将发挥在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作用,构建具有芜湖特色、在长三角区域有显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

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力争政府管理方式建立新模式,跨境贸易投资取得新进展,口岸通畅便利获得新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实现新突破。建立先进完善的行政服务管理体制,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推进港区一体化建设,为外向型经济赋能;打造协作共享的科技金融创新平台,为产业现代化赋能。逐步建成贸易投资便利、监管便捷高效、产业优势显著、辐射作用突出的改革开放试验区。

六大功能区

六条“线路图”

据悉,芜湖片区规划 6 个功能区,分别为“港口物流区、综合保税区、银湖国际社区、中心商务区、滨湖研创区和高端制造区”。

具体是,港口物流区将立足芜湖港朱家桥港区,打造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数字港区。综合保税区将建设“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始发站和跨境铁路物流园区,形成空、铁、公、水联运大通道物流体系,培育跨境贸易新业态。银湖国际社区将依托银湖周边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中心,着力完善教育、医疗、居住、商业功能,营造高品质、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发展、和谐宜居的类海外环境。中心商务区将构建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群,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开放氛围浓厚的国际商务“中心舞台”。滨湖研创区将依托芜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打造集科研、孵化、中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先导区。高端制造区将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轨道交通及航空装备等实体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汤荣汛)


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建设启动

合肥经开区块首批项目签约

23 个项目,总投资 240 亿元,10 月 9 日,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建设首批项目集中签约入驻,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5G 及人工智能、总部办公及高端服务业等四类项目,蔚来中国总部正式入驻启用,为合肥市加快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与自贸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合肥经开区块的实施范围为合肥经开区南区,面积29.85 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定位为“一园四区”,即明珠广场科创服务生态区、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南部战新产业集聚区、南艳湖“科技 + 产业”研创区。

抢抓发展机遇,合肥经开区提出“创新改革任务 20 条”,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业、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推进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全方位支持人力要素跨域流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开发适合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泛金融类产品及融资模式。创新大院大所合作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消防安全云平台项目、哈工大机器人基地项目、复旦先研院智能终端研发平台建设。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出台支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政策,减轻企业研发制造成本、奖励企业提升能级、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形成产业生态。(杨赛君)


合肥高新区块推出创新举措

9 月 30 日,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首批改革创新举措启动,推出“自贸区服务专窗”“自贸区新经济应用场景”“自贸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未来将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共 31.43 平方公里,将强化“一体两翼”功能布局。其中,“一体”为创新驱动核,原始创新核心区布局量子创新研究院、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高端研发创新区布局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国盾量子等高科技企业;新经济产业孵化区布局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中安创谷等产业聚集区,发展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伏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经济产业集群。 “两翼”为产业集聚带,主要布局长江西路以北和习友路以南。

合肥高新区将打造“三个特色领域”,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计划”,围绕政务服务、要素成本、生活配套、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法治人文六大环境。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积极引进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产品化、产业化。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力争五年内,形成 3000亿 ~5000 亿元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500亿元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智能穿戴产业集群。(赵明玉 赵俊松)


杭黄两地共建绿色产业园

近日,黄山市政府与杭州市政府签署推进杭黄绿色产业园合作协议,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通过“园区 +园区”“园区 + 企业”“企业 + 企业”等多种合作方式,有效畅通两地要素流动,共同打造新安江流域上下游绿色产业集群。

根据协议,双方以杭黄绿色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围绕数字安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强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商贸金融、绿色农业等领域合作,推进杭黄省际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联手打造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同时,推进杭黄绿色产业园人才共享,强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建立人才招聘合作机制,开展创业活动交流。

黄山市与杭州市双方将强化人文互鉴,共同提升两地城市发展质量,在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城市记忆工程、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建筑营造等方面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强化生态共保,夯实两地绿色发展基础,全面深化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加快建设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强化民生互惠,促进两地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持续深化公共交通、公共卫生、文化旅游、智慧医疗、教育培训等深度合作,加强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救助、公益慈善、平安边界等交流协作。(吴江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