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657期)
来源: 2021-03-11 19:58:30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阜阳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速

在包装新材料领域,位于阜阳界首高新区的安徽天鸿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谓“一枝独秀”。

从主攻“王守义十三香”等知名食品外包装膜生产,到进军锂电池隔膜领域,打破中国依靠进口依赖,再到生产地板隔膜,上马生物基新型膜材料项目……凭借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坚守与创新,天鸿新材料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去年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成为全国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

“2020年我们的产值由前年的1.96亿元跃升到3.5亿元,依托新上马的生物基新型膜材料项目,今年产值有望迈上5亿元台阶。”企业董事长胡伟说。

瞄准安徽省乃至中国同一行业,深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阜阳市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像天鸿新材料一样,在自身不断求变、做大做强的同时,充当着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角色。

“全市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不少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阜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发展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源头。

近年来,阜阳市着力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强化融资支持,通过“四送一服”等活动强化帮扶实效,引导全市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阜阳市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 专 精 特 新 ” 中 小 企 业 2 0 5 家 , 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7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21家。

“ 这 些 ‘ 专 精 特 新 ’ 企 业 涉 及阜阳市主导产业的各个领域,普遍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核心竞争力强。”阜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不少企业已成为安徽省乃 至 中 国 范 围 内 的 行 业 “ 单 打 冠军”“领头羊”。

小 块 头 焕 发 大 能 量 。 统 计 显示,2020年,阜阳市省级“专精特新 ” 中 小 企 业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5 2 7 . 4亿元,比上年增长5.5%,营业收入占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的 2 2 . 0 % ; 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8%。

作为阜阳市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受益者,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兴安电气设备发展迈上“快车道”。目前,企业牵手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搭建了“产学研”合作机制,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1项,已成长为水泵、二次供水设备、低压开关成套设备等产品生产领域的佼佼者。

“一家家‘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阜阳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阜阳市经信局介绍,下一步,阜阳市将继续聚焦“产业兴城、工业强市”不动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两翼”,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年、优良作风建设年“两个年”,持之以恒扶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推动阜阳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转型发展。(徐风光 王浩 王蕊)


蚌埠市聚力打造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

近日,蚌埠市多部门联合发布《蚌埠市超低能耗 / 光电建筑专项发展规划(2020-2035)》,旨在将蚌埠市打造成为中国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着力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两个领域发展“双领先”。

蚌埠市在安徽省率先推广薄膜太阳 能 发 电 产 品 在 建 筑 上 应 用, 已 应用面积超 17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达到 24 兆 瓦, 日 均 发 电 约 8 万 度, 年节约煤 8500 吨,减排二氧化碳 2.2 万吨。按照《规划》要求,蚌埠市将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力争 5 年内建设超低能耗建筑 204 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 10 万平方米,推广光电建筑4000 万平方米以上,在建筑上安装薄膜组件 189.2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365 兆瓦,实现新增节能 11.53 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0.21 万吨。到 2035 年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 500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 30 万平方米,持续推广光电建筑,安装薄膜组件 400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 560 兆瓦。

此外,蚌埠市还率先制定出台了《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配套印发《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产品在市区建设工程推广应用方案》等。在强产业方面,研制薄膜太阳能电池智能传输系统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建成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00MW 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稳定量产铜铟镓硒发电玻璃“首批次”新材料,填补了中国空白。(和鹏飞 何沛)


当涂县有望诞生两个百亿产业

马鞍山市当涂县依托龙头企业共建产业承接平台,实施产业集群群长制和网格化包保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当涂县已形成智能家电、生物医药、智慧物流三大产业集群,全县 304 家规模工业企业中,70% 是三大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其中,智能家电基地已集聚各类上下游企业超百家,年实现产值 56.3 亿元。未来两年,智能家电、生物医药有望成为两个百亿级产业。

当涂县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共建。与南京红太阳集团合作共建循环工业园区;与宁波奥克斯集团合作共建智能家电产城一体新城区;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共建“园中园”。共建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载体。“以家电行业为例,在奥克斯落户之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转产,为奥克斯做配套。”当涂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宋一轩告诉记者。

当涂县发挥长三角区位优势,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壮大产业集群。此外,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网格化服务、全程代办、“标准地”改革等方式促进项目落地。出台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实施产业集群群长制和网格化包保服务。(贾克帅)


去年安徽茶叶出口增长 13.8%

记者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据统计,2020 年安徽省茶叶出口 6.6 万吨、出口值 19.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7%、13.8%,均价 29.2 元 / 千克、上涨 2.8%,实现“量值价”三增。

去年以来,随着保健茶在国际上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申报出口。保健茶是以绿茶、红茶或乌龙茶为主要原料,配有适量中药,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并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料。

合肥海关在落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改革、实现备案“零等待”的同时,积极解答企业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控的疑惑,帮助企业在生产前做好标准要求、硬件环境、生产制度、操作规范、实验室检验等准备工作,让出口茶叶“新手”企业有满满的“安全感”。

受疫情和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去年上半年安徽省茶叶出口遭遇“寒流”。合肥海关积极落实总署促进外贸增长十条措施,搜集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情况,主动帮扶新生茶叶企业出口,落实“提前预约”“即报即检”制度,促进茶叶出口的逆势增长。(郑莉)


安徽公共文化服务迈入“云时代”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积极探索“互联网 + 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在中国率先建成“安徽文化云”平台,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迈入“云时代”。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从不足 30% 提高到 96%。安徽文化云于 2019 年 7 月上线面向社会服务,集数字服务、场馆管理功能于一体,覆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和用户融合。

安徽文化云将分散在全省 16 个市、图文博美 4 个行业 360 余家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活动信息和数字资源,汇聚在同一个服务界面,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从以“场馆”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服务升级。截至 2020 年12 月,安徽文化云平台已发布活动信息 1.8 万余条,汇集数字资源容量近800GB(约 5300 个视频),发布监测报告 70 多份。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安徽文化云横向融合、纵向延伸,完善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读好书等服务功能,将优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输送到基层,不断提升安徽文化云吸引力、影响力。” (张理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