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美国《侨报》第722期)
来源: 2021-03-24 18:06:46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合肥彰显强大科研实力

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 20 强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等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累计 31 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 20 强。

据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文松介绍,近年来,合肥聚焦基础前沿,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获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构建“1+4+11+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和环境综合研究平台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在建、已建及预研大科学装置达 11 个。滨湖科学城成立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与中科大、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平台 26 个。

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培育 2574 户科技型中小 企 业、3328 户 国 家 高 新 技 术 企业、166 户 高 成 长 企 业。4 家 企 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联宝科技公司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2020 年,合肥市共有 7 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新增数量居省会城市第一位(总数居省会城市第二位)。累计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54 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8 家,均居省会城市首位。

创新实施 12 个重点产业“链长制”,加快壮大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培育形 成 了 3 个 国 家 级、7 个 省 级、10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升级,累计建设 117 家智能工厂、1107 个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合肥高新区打造形成“量子一条街”。

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快速开展科研攻关,涌现出中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智飞龙科马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安龙基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东超科技空气成像技术、博微太赫兹测温安检一体机等一批技术和产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科技创新领域,合肥市还为各 类 人 才 搭 建 施 展 才 华 的 舞 台,2020 年新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 8 万 人,建 设 国 家 级 引 才 引 智示 范 基 地 5 家、省 院 士 工 作 站 68家,在 肥 服 务“两 院”院 士 达 135人。合肥市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 10 位。

力 争 到 2025 年,合 肥 市 研 发投入强度将达到 3.8% 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8000 户,建成千亿级科技大市场,建成 5 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赵越)


铜陵市优化环境助民营经济发展

【侨报讯】 铜陵市从降低经营成本、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提质、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深入优化环境助民营经济发展。2020 年,铜陵市民营企业主体持续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数达 9503 户,新登记私营企业数达 6226 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58 户。

铜陵市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去年,该市优化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 3000 余万元,通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税 2.51 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 8000 余万元,帮助企业申请相关专项资金 650 余万元。在税费上做“减法”,建立减税降费全员包保服务机制,2020 年下达就业补助资金等超 1.2 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 400 余万元,免征 5600 余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 4.48亿元,降低中小微企业水电气成本近 1 亿元。

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提质,铜陵市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实施“个转企”“小升规”等专项行动。去年,铜陵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58 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09 户,高企数净增加 46 户,培育晋升一级建筑企业 5 家、二级建筑企业 13 家。

建立“上市服务绿色通道”,蓝盾光电子成功上市,1 家企业完成 IPO报会,富乐德、兢强电子完成辅导备案,52 户小微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铜陵市推进“高质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新增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4 家、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 3 家。

此外,铜陵市通过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推出企业突出贡献人才 VIP 服务卡等方式营造尊商重企社会环境,还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打造“政企通”云服务智慧平台。(刘洋)


安徽打造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

【侨报讯】 近日,安徽省出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有序推动皖北地区加快产业承接步伐,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空间承载新格局,将集聚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

安徽省发改委表示,当前,皖北地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正值蓄势待发、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适应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旺盛需求,破解产业层次低、集聚度低、承载力不足等瓶颈制约,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推动皖北地区承接沪苏浙等地产业转移,对优化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具有竞争力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范围包括 :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滁州市定远、凤阳、明光和六安市霍邱四县(市)。方案由总体要求、空间布局、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推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支撑、保障措施八个部分构成,包含八个专栏和一个“6+2”试验区空间布局图。其中,最突出的是“‘6+2+N’产业承接平台”。

“6+2+N”产业承接平台指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中,依 托 国 家 级、省 级 开 发 区 和 省 级(际)合作共建园区,构建集群化、差异化的“6+2+N”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模式。其中,“6”是指淮北濉溪经开区、亳州高新区、宿州高新区、蚌埠高新区、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阜阳经开区)、淮南高新区,“2”是指凤阳经开区、霍邱经开区,作为省级重点推进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N”是指皖北其它符合条件的园区,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承接产业转移。

到 2025 年,集聚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建立较为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集聚区品牌影响力初步显现 ;到 2035年,形成若干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区域重点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大中小城镇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基本达到安徽省平均水平,集聚区成为中国知名品牌。(王弘毅)


芜湖乡村好风景带来好光景

【侨报讯】 日前,记者来到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村民赵文静家的客栈,精心修剪的绿植错落有致地摆在小院里。走进大堂,只见墙上挂满了来自澳大利亚、上海等地游客赠送的锦旗。

素有“皖南香格里拉”之称的霭里村森林覆盖面率达 87%,是中国华东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原生态景区。青峰耸立、碧水环绕、古木扶疏,冬日暖阳照耀下的霭里村,颇有李白笔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韵味。依着平整宽敞的柏油马路,可以看到一幢幢富有创意的民居,为这座山水间的小村带来了一股现代气息。

“这些年来,我们借助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依托生态优势,改善村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按照‘山水原乡·爱你霭里’主题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村子越来越美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烟墩镇副镇长汪涓介绍道。以前,霭里村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是一个交通不便、增收缓慢、日益空心化的山区“后进村”。

多年来,一直在“变身”的霭里村被赵文静看在眼里。“才嫁过来的时候,路都没法下脚,一脚水一脚泥。”9 年前,赵文静嫁到霭里村,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别提有多好!客栈一年 10 多万元的收入,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关键是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赵文静告诉记者。

如今的霭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先后荣获国家 3A 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乡村旅游品牌日益响亮。越来越多的村民像赵文静那样,不用再背井离乡、舍家务工,转而“落叶归根”,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回乡创业,或民宿、或饭店,别提有多红火。

2015 年,霭里村培育“小格口”客栈成为霭里第一家旅游业实体,至今已发展 50 余家创业实体,霭里村因势利导,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抱团发展,创建成为芜湖市创业孵化基地,统一打造“霭里人家”品牌。

目前,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已有 30 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全年旅游总人次达 30 万以上,旅游总收入达 2500 万元。未来,这里还将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盘活村内闲置房屋和土地,鼓励各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精品民宿、特色休闲农庄,提升乡村旅游的档次和产品附加值。(朱琳琳)


郑蒲港新区服务企业“加速跑”

【侨报讯】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今 年 以 来,马 鞍 山 郑 蒲 港 新 区 以“项目攻坚年”的要求,秉承“一企一策”的思路,从创新服务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精准对接、倾情服务,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 产 车 间,生 产 线 上 火 红 的 铜水缓缓流动、热浪袭人,技术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浙江省的低氧铜杆订单。这家企业凭借雄厚技术实力和过硬产品质量,2020 年实现产值 20.5 亿元,顺 利 跻 身 中 国 铜 行 业 一 流 行列。今年企业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 扩 大 产 能,但 是 面 临 着 扩 建 厂房 急 需 土 地 的 问 题,郑 蒲 港 新 区行 政 服 务 中 心、自 然 资 源 和 规 划局 了 解 到 这 一 情 况 后,第 一 时 间与 公 司 对 接 沟 通,梳 理 用 地 需 求和 地 块 相 关 情 况,在 短 时 间 内 帮助企业解决了 20 亩用地需求。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郑蒲港新区各部门及时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帮扶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企业、项目正常运转。在安徽迈涛食品有 限 公 司 的 速 冻 蔬 菜 生 产 线 上,工人们正在加工一批即将出口日本的速冻蔬菜。前不久,这家公司计 划 新 增 两 条 生 产 线 扩 大 产 能,但 资 金 存 在 缺 口,在 新 区 行 政 服务 中 心 的 帮 助 下,企 业 在 一 周 内就拿到了 500 万元贷款。

今 年 以 来,郑 蒲 港 新 区 对 标“杭嘉湖”营商环境标准,通过深化“放管服”“标准地”改革、开展“四送一服”等举措,服务企业出实效。今年已累计走访企业 150多次,帮助企业招聘工人,协调解决 了 涉 及 企 业 用 地、融 资 等 各 类问题 50 多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樊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