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147期)
来源: 2021-11-26 17:58:52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实行产业链链长制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宣城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作为安徽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宣城市近年来坚持以科技创新强链、“双招双引”补链、精准服务稳链,着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不断促进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后向关联升级。截至目前,宣城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600 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6 户。今年 1 月至 5 月,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6%,占规上工业总量的 16.7%;实现利润10.6 亿元,同比增长 14%。

宣城市近年来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作为千亿产业重点培育,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行业单打冠军和产业集群。为进一步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该市制订《宣城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行动方案》,实行产业链链长制,编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全景图、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图和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宣城市建立 74 家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库、213 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市申报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4 户,发布科技成果 68 项,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 108 项。截至目前,宣城市有汽车零部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 73 户,占该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19.2%;拥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 46 个,占该市创新平台总数的21.7%;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4 户,占该市总数 13%。

宣城市集中优势资源顶格推进产业招商。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招引新建亿元以上项目 43个,到位资金 52.9 亿元。其中,招引新建 2 亿元以上项目 16 个。此外,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市域内企业、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相互协作、相互配套。

宣城市组织中鼎减震与恒大汽车、中鼎密封件与中芯国际、华域皮尔博格与上汽通用集团等跨区域产业链合作。宣城经开区搭建企业家交流微信群,促进企业间配套协作、融合发展,新达成上下游配套合作企业 18 户,合作金额近亿元。(张敬波)


2021 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市举办

“皖美智造”迈向全球

2021 世界制造业大会于 11 月 19日至 22 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共举办 20 场活动,分为“重大活动、‘六百’项目对接活动、专题活动、平行论坛”四大板块,约 800 名重要客商参会。

大会期间,十大新兴产业展区通过最前沿的技术、最新颖的产品展示安徽省在相关产业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展望“十四五”描绘的新蓝图。这其中,智能家电产业作为安徽省“十四五”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正按下迭代“快进键”,开启智慧互联新征程。

智能家电生产项目、智能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可穿戴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智能餐 饮 机 器 人 及 咖 啡 饮 料 机 生 产 项目……在 2021 世界制造业大会推介项目中,一系列智能家电项目用科技点亮智慧生活,凸显“皖美智造”能量。

安徽省是家电生产大省,家电产业一直是安徽省优势产业之一安徽省近年来相继创立美菱、荣事达等知名家电品牌,吸引美的、格力、博西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落户。目前,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四大件”产量近亿台,约占中国四分之一。安徽家电在产品总量、配套体系、品牌汇聚等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家电制造基地。搭乘着国家发展的快车,“安徽制造”正阔步走向世界。据海关统计,2021 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出口家用电器比去年同期增长 20.1%,占同期安徽省出口总值的 8.8%。其中,全省出口冰箱增长 10%,占 34.2%;出口空调增长 19.9%,占 29.2%;出口彩电增长86.4%,占 10.2%。

世界制造业大会已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在智能制造的蓝海里,“皖美智造”扬帆远航。安徽省将系统推动智能家电(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以合肥为主体、芜湖和滁州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家电制造基地建设。按照规划,到 2025 年,安徽省将形成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产业总产值突破 6000 亿元。(郑莉)


安徽首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马鞍山市发放

近日,安徽省首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马鞍山市发放,授予了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等 5 家企业。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向企业免费发放,用于支持其向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服务,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权益凭证”。然而传统的创新券具有本地化属性,企业使用异地科技资源无法适用相应政策。今年 1 月,中国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等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明确将马鞍山市与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列入试点区域,打破原有科技创新券地区限制,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跨区域互联互通。试点以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已集聚服务项目 9024 项、大型仪器 2.4万台套,签约服务机构 495 家,下单金额超过 1900 万元。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城市,马鞍山市于今年 5 月 26 日正式启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目前,马鞍山市共有 107 家企业符合领券资格,7 家服务机构入驻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汪永安)


郑蒲港新区水清岸绿产业优

近年来,郑蒲港新区按照“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定位,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园区。

呵护碧水蓝天、实现绿色发展,须步步为营、久久为功。郑蒲港新区根据园区内生态水网现状,确定了“廊——轴——片区”的生态框架,以长江、太阳河、姥下河、牛屯河4 条主河流及其岸线为生态廊道,划定了包括长江沿岸西侧在内的 75 平方公里的禁止建设区域,1.5 公里范围内为湿地及绿化带,严格禁止化工项目入园。在严把项目准入方面,郑蒲港新区实行招商阶段生态环境预评价,对不达环保要求的企业项目,坚决不引进。

郑蒲港新区全力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全面开展长江郑蒲港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深入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在非法码头全部清零的基础上,进一步核查非法码头整治拆除现场,并建立多部门联合打击非法码头长效机制,确保环境问题不反弹。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郑蒲港新区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同时严格落实“纳统管”,实现出水与生态环境部在线联网,污水应收尽收;建立了河长制工作体系,编制完成了新区牛屯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郑蒲港新区还大力开展长江沿线“建新绿”行动,通过建设护堤护岸林、全面实施岸线复绿、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和沿线村庄绿化美化,构筑沿江连贯的绿色界面,建设和谐、共生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丁刘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