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美国《侨报》第757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2-10 18:13:51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合肥高新区三十而立风华正茂

追高逐新再出发

【侨报讯】三十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和水塘 ;三十年后,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遍布着上市公司、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和“基金丛林”,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居中国高新区前列,安徽省名列前茅,成为安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并以“中国声谷·量子中心”闻名中国。

2021 年是合肥高新区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这片只占安徽省千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创新热土,始终秉持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践行“亩均产出为王”的效益理念,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催生出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孵育出全省约 1/4 的上市公司和 1/5 的高新技术企业,用合肥市 1.1% 的土地实现了全市 11% 的 GDP 和 19.8%的税收收入,并形成了“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 产品设计和生产 - 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勇当科创名城建设的“排头兵”

1991 年,合肥高新区正式诞生,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发展特区”。

合肥高新区从诞生起就锚定了科技创新的航向。一方面,合肥高新区搭建各类科创孵化平台,出台配套主持政策,并在 1992 年设立了第一家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合肥高新区积极与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吸引科技成果进区孵化。1992 年,由中国科大、合肥高新区等联手建设的合肥高科技广场,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会员制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和服务的高科技产品和信息的集散地。后来,刘庆峰等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走进合肥高新区,创建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等知名企业。

如今的合肥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链,成为安徽省科教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这里创新平台云集,累计建设中国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大绿研院、武大创新院等 30 余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创新组织,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约 2000 项。截至 2020 年底,合肥高新区共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237 个,国家级平台 82 个,位居中国高新区第 3 位。

合肥高新区近年来还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量子科技领域,墨子号实验卫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关键研发环节在此完成,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司南”诞生于此 ;人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与合成、声纹检测等领域连续 15年全球第一,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转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在中国实现首例医学应用,华米科技则成功研制全球首款融合人工智能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芯片 ;集成电路领域,中电科 38 所成功研制单核运算性能最强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 2 号”,芯碁微装在直写光刻设备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成为中国唯一实现产业化的光刻机制造商……

勇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一直以来,合肥高新区践行“亩均产出为王”的效益理念,踏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随着万燕电子、美菱空调器、合肥三洋洗衣机、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等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较大的项目入驻高新区。到 1995年,合肥高新区企业已达 395 家,基本形成高新产业体系。2004 年,合肥高新区企业达到 886 家,很多都属于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改变了合肥市原本单一的产业结构,加快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让合肥市的科教资源化为高科技产业优势。

2007 年,格力、大陆轮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随后,中建材、晶澳、3M、NSK、长安汽车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支撑起家电、汽车等园区主导产业,并形成中国知名的产业集群。在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下,合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5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只有 117 亿元,2011 年突破 1000 亿元,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高新区。

得益于“亩均产出为王”的效益理念,合肥高新区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居中国高新区前列,安徽省名列前茅。以 2020 年为例,园区用合肥市 1.1% 的土地,实现合肥市 11%的 GDP 和 19.8% 的税收收入。

目前,合肥高新区高质量企业丰富,全区科技型企业总数突破 5万家,其中国家高企 1900 家。合肥高新区孵育的上市企业 33 家,约占合肥市一半、安徽省四分之一。此外,合肥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合肥市数量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

“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蜀山区江淮运河以南 51 平方公里交由合肥高新区托管,合肥高新区实际管辖面积达 179 平方公里。未来,合肥高新区还将继续坚持以“亩均产出为王”的发展理念,打造“未来科技城”,为安徽省“亩均效益论英雄”改革继续提供示范引领,从而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勇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而立之年”的合肥高新区,不仅在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也在社会发展环境和治理、城市建设和功能优化等领域结出硕果。

教育方面,合肥高新区实施名校战略,引进合肥六中、中国科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梦园小学、桂花园学校、创新实验小学等教育集团。医疗健康方面,形成了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等三甲大型医疗机构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节点、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三级诊疗体系。交通方面,方兴大道以东区域“六横七纵”主要路网全部建成……

三十年来,合肥高新区先后获批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园区等 20 多项“国字号”品牌。身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中国 ( 安徽 )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最大区块,合肥高新区在中国 169 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前十。

为了保护园区生态,提高环境质量,合肥高新区构建了“自动监测、在线监测、人工监测”多位一体的全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PM10和 PM2.5 平均浓度均值实现六年“双下降”。

为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合肥高新区近年来抢先集聚“减碳”产业。作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合肥高新区持续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向节能、储能及可变能等方向进行产业链拓展延伸,并加快聚变能、氢能研发项目成果转化和引进。

站在“十四五”的历史新起点上,合肥高新区将聚力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科大硅谷核心区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光伏新能源、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奋力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创新中心。(项磊)


阜阳市跻身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

【侨报讯】近日,中国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安徽省共有合肥、芜湖、滁州、阜阳、安庆、马鞍山、蚌埠 7 个城市上榜,其中,阜阳市名列第 67位,安徽省第四、皖北第一。

据悉,此次发布的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榜单,从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 27 项指标,对中国293 个地级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估。

近年来,阜阳市紧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政策优势和历史性机遇,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开展“两化一推”,持续推动制造业扩规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

前三季度,阜阳市制造业增加值 623.3 亿元、同比增长 11.6%,占GDP 比重由 2020 年的 25.9% 增加到 27.1%。阜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在安徽省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5.1%上升到 2020 年的 7.1%,位次由安徽省第 7 位上升到第 5 位,年均增长9.2%、居安徽省第 4 位。快速发展壮大的制造业,已成为阜阳市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加速器。

当前,阜阳市正在制定《阜阳市“十四五”制造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特色产业中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材料、绿色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八大制造业,促进项目聚集、产业聚合,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壮大规模、提升质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制造业产值翻一番。(徐风光)


宣城市推进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侨报讯】今年以来,宣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科创 + 产业”为支撑,坚定不移落实长三角发展战略,持续有序推进 G60 科创走廊建设。截至目前,宣城市创新综合能力居安徽省第 4位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2.05%,居安徽省第 6 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55.7%,居安徽省第 3 位。

培育协同主体。宣城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健全“创业 - 孵化 - 科技型中小企业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203家,同比增长 23.8%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 29.9%,比上年提高 5.5%。

平台协同建设。宣城市加大与高校院所对接,依托产学研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成立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郎溪分中心,落户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截至目前,宣城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5 个,其中国家级 9 个。

技术协同攻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深耕产业细分领域,实施长三角科技专项 5 项,居安徽省第 2 位。原创性技术成果实现突破,飞达电气“薄膜电容器小型化关键技术”入选安徽省首批“揭榜挂帅”专项,光伏研究院先进硅异质结光伏技术两次刷新 M6 电池尺寸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中鼎 NVH 试验中心拥有中国领先的汽车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零部件综合试验能力。

成果协同转化。建立市政府发展顾问制度,组建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市政府发展顾问团队。成立“宣城校地合作联盟”,与中科大、合工大深化合作,与思爱普(中国)建立战略合作。1~10 月,宣城市累计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 273 项,推动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 55 亿元,同比增长 153.92%,居安徽省第 4 位。(王肖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