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150期)
来源: 2021-12-17 18:53:20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合肥经开区“网”促产业转型

有这么一批“工人”,他们不在流水线上。他们的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赋予叉车一个“大脑”。而这个大脑就是合肥经开区合力叉车 FICS 工业互联网平台。

“通过植入声音、视频等传感器和 APP 应用,合力人把叉车从哑巴产品变成了智能产品,合力从卖叉车变成了卖系统、卖服务。”合力叉车总经济师张孟青介绍说,目前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终端接入的叉车超过 14000 台,在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通过加快 5G 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构筑工业互联网协调创新生态体系。合力叉车的成功“突围”正是该区构建产业转型升级之“网”的生动写照。

在合肥经开区长鑫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世界级先进只能全自动化工厂的目标日渐清晰。在计划投入的 70 亿元资金加持下,长鑫存储正成为中国第一家能够支持亿级数据计算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而以长鑫为代表,合肥经开区在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着芯片制造向“关灯工厂”升级。

在另一个未来产业,智联网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大众安徽开始组建车联网、自动驾驶领域研发团队,推动智能网联系统搭载实车应用,采用 10 辆大众最领先的电动车奥迪E-tron,对其进行改装使其具备 L4级自动驾驶能力。而江汽、蔚来也相继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加快推进L2、L3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上路应用。

数字化转型并非未来产业的专利。以合力叉车、联合利华为例,合肥经开区的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转型。联合利华已经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实现安徽省零的突破,联宝电子、合力股份则进入 2020 年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尤其是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联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联宝科技,投资 6 亿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关键装备数控化率 100%,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 95%。而合肥海尔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赋能 5 大互联工厂,实现行业引领技术 236 项。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已建成 7 座智能工厂和 20 个数字化车间,激活了发展新动能。

“在既有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又有传统制造业集聚的合肥经开区,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工业互联网正激活相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胡文亮说。

在产业和新基建平台双重加持下,合肥经开区逐渐把工业互联的发展网贯穿至全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合肥经开区重点培育长鑫存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复微感知、本源物联网等骨干企业,提升智能芯片与智能模块、5G 芯片模组、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嵌入式系统等关键软硬件产品的本地供给能力。产业链中游,培育集聚清华合肥院、东华软件等以集成方案、咨询服务、数据服务等为主要业务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商,从架构上可以分为边缘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而在下游应用场景上,合肥经开区工业互联网则主要涵盖家电、装备、快速消费品、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的工业企业。“无论是典型应用场景企业,还是各类配套信息服务企业,都在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得到更大的发展。”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张晓梅 吴明 张骅)


马鞍山市产业集群加“数”崛起

走进马钢交材的车轮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本该嘈杂的生产线却非常安静,一个个车轮产品从加热、轧制到冷却,生产全流程只见机械臂上下飞舞,鲜见人工干预。“去年我们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各个生产工序基本都由机器人完成,各种生产数据传输到后台智慧控制中心,现场操作人员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人身安全隐患。”马钢交材技术中心工程师邓荣杰说。

近年来,马钢从“经验生产”加速迈向“智慧生产”,而马钢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经验,马鞍山市正在向全市推广。

马鞍山市强化“数”“智”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该市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建成政务云平台,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同时,推动钢铁等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市钢铁、食品、造纸等主导产业通过实施“5G+ 工业互联网”场景运用、数字化改造等累计投入 70 多亿元。目前,马鞍山全市共拥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42 个,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 104 个。

马钢交材智慧控制中心、马钢智园等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所依托的是飞马智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徽翔云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服务。飞马智科的前身是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该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云计算、钢铁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解决方案、行业大数据、机器人集成应用、咨询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专业服务,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园区新建数据中心有 3000 柜的规模,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初可以使用。”飞马智科董事长梁越永介绍,随着业务量增加,公司紧跟数字经济大势,在雨山经开区建设了智能装备及大数据产业园,其中的数据中心将为马鞍市制造业改造升级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存储、云计算等服务。

飞马智科是马鞍山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代表。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 5G 通信通讯、半导体、智能家电、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飞马智科、百助网络等为代表的软件信息产业集群,以东科半导体、龙芯微等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集群,以中电泰日升、中兴 5G 等为代表的 5G通信通讯产业集群等,为全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介绍,马鞍山市下一步将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争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贾克帅)


池州市与萨拉托夫市“云签约”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市相关负责人通过邮寄和“云端”交换形式,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与俄罗斯联邦萨拉托夫州萨拉托夫市政府关于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备忘录》签约工作。萨拉托夫市是池州市在疫情期间首个完成“云签约”的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也是该市在俄罗斯缔结的首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

两市在备忘录中约定,未来将保持长期有效沟通,加强双方人员交流互访,增进两地人民友谊。根据平等互利原则,以教育和青少年交流等项目为切入点,在经贸、科技、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在各自媒体介绍对方城市,宣传对方城市形象及旅游等资源。

萨拉托夫市建于 1590 年,是萨拉托夫州首府和行政中心,也是伏尔加河中下游较大的文化、经济和教育中心。近年来,池州市高度重视与萨拉托夫市友好交流合作,两市市长通过“云端”保持高层交流,在疫情期间及重要节日互致慰问信函,并促成此次备忘录签署。下一步,池州市政府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将借助共建“一带一路”东风,依托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机制,以此次“云签约”为契机,创新合作方式、挖掘合作潜力、提升合作价值,推动双方国际友好交流工作项目化,努力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着力构建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格局。(殷骁)


中科大研制出超长地震传感设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款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设备,监测长度可达 40 公里,目前已成功监测到中国台湾宜兰县5.8 级地震(8 月 5 日)、菲律宾 6.6级地震(7 月 24 日)等。

据介绍,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旸、赵东锋团队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宝善、姚华建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的这款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可以使用现有通讯光缆进行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地下结构成像、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

研究团队通过对相关激光光源、拍频信号相位解调以及系统软件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制成用于高分辨率地震监测和成像的分布式光纤声波 / 振动传感设备。该设备监测频率范围为 10 毫赫兹至 20千赫兹,定位精度为 3.5 米,监测长度达 40 公里。

该设备自今年 6 月部署在合肥市紫蓬山进行连续观测,已成功监测到安徽省定远县 2.3 级地震(6 月4 日)、安徽省宣城市 2.7 级地震(7月 22 日)、菲律宾 6.6 级地震(7 月24 日)、台湾省宜兰县 5.8 级地震(8月 5 日)等。 (陈婉婉)


皖在建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196个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目前全省正在建设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达 1196 个。上半年,全省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 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

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包括农机自动化、农业航空、智慧养殖、智慧物流、智慧农贸等应用创新,覆盖了农业产业链全过程。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安徽省在砀山县、长丰县、金寨县、歙县、桐城市等 5 县(市),以及种业、生猪、稻米、水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 8 个产业开展数字乡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试点。目前,全省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皖农”建设工程。推动农村规划建设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推进安徽省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更多农业农村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共用,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史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