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730期)
来源: 2022-11-04 17:40:47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俄罗斯《龙报》、希腊《中希时报》和澳大利亚《华廈商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龙报》、《中希时报》、《华廈商报》分别是美、欧、俄、澳等地区和国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促进安徽与海外的交流合作,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升安徽良好国际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安徽省下好创新“先手棋”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创新发展成果喷涌而出

安徽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这十年,是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十年,是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是创新发展成果喷涌而出的十年。

十年来,安徽原始创新不断攀登高峰,“墨子号”“京沪干线”“祖冲之号”“九章”等相继问世。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近 15 倍,量子通信、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

科技赢得未来,创新未有穷期。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安徽省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开阔的道路。

空中成像“触”手可及

科幻电影里,主角站在“酷炫”工作台前,手里拿着一个平板,一挥手就能把平板上的内容投射到空中,还可以在空中实现旋转放大、自由操控。如今,借助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这样的场景已经实现。

东超科技公司董事长韩东成表示,“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是一种国际领先的、全新的显示和交互技术,它可以把影像从屏幕、载体中剥离出来,直接于空中呈现,同时具备直接的交互性,影像可实现点击、拖拽、放大等操作,将众多的科幻电影场景带入现实生产生活。

韩东成说,此项技术具有无介质、可交互、呈实像、低功耗、应用广等五大特点,通过核心产品负折射平板透镜,应用光场重构原理,将发散的光线在空中重新汇聚,从而形成不需要介质承载的实像,结合交互控制技术,实现人与空中实像的直接交互。

“非接触”是“可交互空中成像”的显著特点。疫情防控下,东超科技助力预防公共场合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研制出无接触式多功能医院自助终端设备,使用者不需要与屏幕接触,点击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挂号、预约、缴费、查询等多功能自助服务。该公司还研制出全球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于 2020 年 3 月投用。使用者点击“空气按钮”,就可前往相应楼层,避免公共场景下物理按钮表面细菌、病毒残留导致的交叉感染。

具备“非接触”“无介质”“防指纹”“防感染”“防静电”等诸多特点,东超产品可广泛应用在智能车载、医疗显示、信息安全、公共设施、智慧家居等领域,目前在中国 10 余个省份的医院、机场、学校等公共场所投入使用,并远销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在未来,我们希望把‘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应用在车载显示、智慧家居等更多领域。”韩东成表示,现在团队已经研发出“空中成像车载精灵”和一些非接触式的智慧家居集成产品,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空中成像”带来的科技感和便捷感。(夏胜为)

快速锁定污染“元凶”

在位于合肥蜀山经开区的中国环境谷产品展区,一辆类似“房车”的大块头汽车格外显眼。不过,这辆车与“房车”大不同,是搭载高科技的大气立体走航监测车。车内装配着多台箱式主机和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着地图,画面上有汽车运行轨迹和测量值柱状显示图。

“我们这辆监测车,走到哪,测到哪,10 秒出数据。监测数据异常,柱状图则以红色提醒,能全面快速锁定污染源。”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洋介绍。

边走边测,如何实现?刘洋表示,走航车搭载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车载式大气采样系统、气体稀释系统、常规气象参数监测仪等设备,依托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团队开发研制,技术水平中国先进。

“通过走航监测可实现整个监测范围无盲区、无死角,快速、精准溯源。”刘洋表示,走航车利用快速监测设备,在行进时对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并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显示沿行进路线的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助力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发现、整治污染源。

刘洋表示,走航车可宏观定位污染范围,并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定量监测,提高巡检效率,不盲目巡检;定点观测污染方位,时间快,效率高,有利于及时制止污染源发展趋势,真正做到“测管”统一。

该公司还创新运用空气质量“无人机巡飞 + 监测”模式,通过搭载自行研发的机载空气监测模块,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高值点位内建筑工地、道路、工业企业进行排查监测,灵活、准确地获取与分析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空气污染浓度信息,摸清污染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精准溯源,分析成因,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助力提升环境精细化监管能力。 (夏胜为)


中国徽菜之乡烹出好滋味

近年来,作为中国徽菜之乡的黄山市,锚定徽菜产业“双百亿”和“徽厨创业·徽名远扬”工程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积极探索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以徽菜好物为代表的美食之都,“烹”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黄山,山与城同名,既钟灵毓秀,也活色生香。美丽的风景、厚重的文化让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丰富的物产、传统的美食又让他们流连忘返。

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新鲜地道的食材。黄山市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茶叶、贡菊、中药材、干鲜果、泉水鱼、皖南花猪等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是发展徽菜产业的天然“菜篮子”。

这里人才辈出,更有享誉全国的徽菜名厨。去年,徽菜烹饪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黄山市有 1 万多名从业人员在中国各地的徽菜餐饮企业任职,其中 1000 多人担任厨师长。

这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名扬中外的美食。黄山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徽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植根于“儒风独茂”的古徽州,几乎每道菜中,都有一段饱含乡土情怀的文化故事,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黄山也是新安医学的发祥地,徽菜继承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以食养生,又不同于纯粹的“药膳”。

目前,黄山市先后发布了徽州臭鳜鱼、中和汤等 24 项徽菜安徽省地方标准,创新发布皖南花猪、泉水鱼 2项徽菜食材标准,建立了包括食材构成、工艺流程、文化故事等为内容的75 道徽州美食数据库,为徽菜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按照规划,黄山市将围绕徽菜特色食材,建设命名一批市级徽菜特色食材生产基地,同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基地 + 物流 + 配餐中心”的供应链及食材加工优势,建设“徽菜中央厨房”,推动徽菜供应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以徽州臭鳜鱼为例,黄山市现有生产企业近 50 家,经销商 500 多家,年产值约 40 亿元,带动 5 万余人就业。今年初,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与黄山徽三农产品公司共同成立皖新徽三公司,以工业化思维、定制化开发为抓手,结合观光、研学等业态,打造黄山臭鳜鱼美食文化体验及旅游的标杆基地。一个徽菜品牌串起一条产业链条,崛起一个支柱产业。

可以说,“烟火气”十足的徽菜,不但是传播徽州文化的媒介,也是吸引游客寻味黄山的名片。(吴江海 / 文 李博 许家栋 / 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