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俄罗斯《龙报》、希腊《中希时报》和澳大利亚《华廈商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龙报》、《中希时报》、《华廈商报》分别是美、欧、俄、澳等地区和国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促进安徽与海外的交流合作,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升安徽良好国际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皖产绿色低碳产品卖全球
“我们有批锂电池需要马上出口,客户一直在催,非常着急。 ”近日,合肥海关所属淮南海关关员接到了安徽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电话。
“根据规定,锂电池货物运输包装属于‘危险货物’范畴,出口时必须由海关严格按要求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方可出口。 ”淮南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接到企业的电话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开展查检工作并及时出具了证书。 ”
当天上午,这批价值 12.3 万元的锂电池便被装上货车开始了“出海之旅”。
据悉,作为新兴绿色产品,锂离子电池凭借使用寿命长、 能量转换率高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 具备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安徽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淮南市最大的出口锂电池生产企业,拥有国内外技术专利近百项, 其锂电池及配套储能系统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货物流转效率不但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产经营效益, 而且对稳定国外客户, 保持良好的企业声誉也至关重要。 ”安徽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蒋中燕说,“从联络沟通到现场检验,海关服务都很给力。去年我们共出口锂电池约 30 批次,货值超过1500 万元。 ”
淮南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高效打通企业出口通道, 一方面立足企业需求,聚焦货物“快进快出”堵点,针对性实行提前预约、集中查验、快速验放等便利化措施;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锂电池出口的政策宣传, 引导企业掌握锂电池安全性能、 危险货物包装相关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提供从出口申报到通关放行全流程的高效服务。
锂电池出口,是安徽省绿色低碳产品出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合肥海关围绕提速、降本、便民、培优的目标,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效成果,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助力安徽省绿色低碳产业形成集聚优势。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 全省绿色低碳产品出口 350.1 亿元,同比增长 90.4%。
进入新的一年, 随着经济加速回暖,各项惠企帮扶举措的不断落地,安徽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锂电池订单也迎来了新一轮增长。 “1 月份,我们整体订单情况好于去年, 按照这种形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将会在 80%以上。 ”蒋中燕说。 (何珂)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升至中国第7位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升至中国第 7位,连续 11 年居中国第一方阵;研发投入强度达2.34%,居中国第 8 位;合肥国家实验室率先入轨运行; 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增至 6 个、 总数居中国第5 位,国家高新区总数升至 8 家,居中国第 8 位……2022 年,安徽省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2 年,安徽省科技系统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进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
原始创新“展现高峰”。合肥国家实验室率先实现全面入轨并规范化运行,深空探测实验室挂牌运行,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等 2 项成果入选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等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技术创新“持续突破”。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 140 项, 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全色激光投影显示等创新成果应用北京冬奥会, 东超科技和本源量子选送项目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产业创新“加快发展”。顶格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招引落地项目 32个,总投资额723 亿元。高标准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科大硅谷”“中国声谷”等产业集聚地,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培育。
制度创新“活力迸发”。出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制定出台 46 项配套政策。 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开班招生,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良好。创新类税收优惠减免379.6 亿元。设立 2亿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带动银行向 10358 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511 亿元。 (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