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201期)
来源: 2023-03-17 16:18:54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俄罗斯《龙报》、希腊《中希时报》和澳大利亚《华廈商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龙报》、《中希时报》、《华廈商报》分别是美、欧、俄、澳等地区和国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促进安徽与海外的交流合作,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升安徽良好国际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一“马”当先 制造业提质引智

马鞍山市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

2022 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提出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把发展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并将首年定为“突破年”。去年以来,马鞍山市强化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强基增量行动,培育优质企业、开展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快产业升级、实施产业赋能提升行动,提速“一体化”进程、与沪苏浙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技术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在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新特钢项目建设现场,设备调试等正稳步展开,150 吨转炉缓慢转动,近 3000名工人奋战在一线。

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是中国宝武马钢集团的愿景。

据介绍,新特钢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 6 月底前投产,重点瞄准轴承钢、齿轮钢等中高端产品市场。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钢320 万吨、钢坯 315 万吨,其中中棒 100 万吨,线材及大盘卷 115 万吨。”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龚志翔告诉记者,此举将大大提升马钢在特钢市场的竞争力,马钢特钢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将从项目建设前的 3% 提升至 12%。

打造高效益、高效率、高科技的高质量工厂,绕不开数智化路线。在马钢特钢智控中心,巨型数字大屏比比皆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生产线和生产工序。该智控中心集全产线远程操控、集中管控、智慧应用于一体,是优特钢行业首个集钢轧一体、进驻产线最多、规模最大的智控中心。

以马钢新特钢项目为代表,近年来,马鞍山市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支持“机器换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 400 台(套)。建成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 54 个。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工厂、车间、生产线3 个层级为全市 450 家规上工业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制造线下诊断服务。新增奥克斯、圣戈班 2 家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

一体化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

走进马鞍山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在建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加快推进;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宁马新型功能区建设的“规划图”正在变成“施工图”和“实景图”。

近 年 来, 马 鞍 山 市 加 快 与 沪苏浙同频共振,推动一大批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引进一大批沪苏浙产业项目落地,在科技创 新、 生 态 环 保、 公 共 服 务 等 重点 领 域 与 沪 苏 浙 结 合、 嵌 入、 衔接更加紧密。

“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建设跨行政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功能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项目。”安徽博望中安振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丁灿灿介绍,该项目估算总投资 243.5 亿元,将着力打造“一高三新”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以及新兴医药产业。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22 年全年,马鞍山市新签约 20 亿元以上项目 52 个,其 中 百 亿 级 项 目 4 个。 制 造 业 投资增长 22%,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70%。

千帆竞发势如虹,百舸争流正当时。今年是马鞍山市推动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攻坚年”,新征程上,该市将持续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争做“三高地、两先锋”,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朱卓)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

县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突破口。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郑永飞建议,引导各县(市)围绕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高位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产业链条,与城市经济体建立产业关联并形成产业循环。鼓励县域间在分工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利用产业互补性与关联性开展产业合作,形成建立在地域分工基础上的县域产业发展体系。以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为路径,强化县域产业特色,利用好、发展好基于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县域特色产业和竞争优势,将农业与县城二、三产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跨界优化配置,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以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规划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

“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要推动土地供给由注重增量转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并举,加强经济功能区用地保障。”郑永飞还建议,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发挥县级资源统筹及指挥调度能力,推动土地空间格局再造。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探索完善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土地指标差别化配置机制。

郑永飞表示,要以暖民心行动为牵引,逐步补齐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加快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一体化开发建设,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李浩 张岳)


全程代办帮办 助推项目提速 

“正为资金犯愁时,政府牵线搭桥帮助我们办理了 500 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日前,安徽创睦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贺志恒说。

创睦公司产品涉及船舶、电力、通信、铁路等 10 多个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高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极为紧张,但因房产等固定资产已全部抵押,银行融资遇到困难。了解情况后,滁州市琅琊区企业服务中心及时到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走访,得知该企业担保额度已达到最高上限,无法通过担保公司新增政银担保融资。该中心第一时间与琅琊区融资担保公司、琅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沟通会商,在充分了解并积极协商后,将该企业纳入第一批“信琅贷”“园区贷”金融产品白名单,成功为其发放贷款,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在为企业解难题的同时,滁州市琅琊区“一站式”把脉问诊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推行“首问负责、全程代办、最多跑一次”制度,以代办帮办促进项目推进。

通过强化项目事前服务,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4690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7×24 小时不打烊”服务和全程网办,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 1.36 天。

安徽凯达兴智能制造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1 天之内一次性办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3 张证,项目建设周期缩短 4 个月,实现了滁州市首例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总投资 105 亿元的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 2 个月,刷新了“琅琊速度”。(罗宝 王太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