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俄罗斯《龙报》、希腊《中希时报》、澳大利亚《华廈商报》和印尼《国际日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龙报》、《中希时报》、《华廈商报》、《国际日报》分别是美、欧、俄、澳等地区和国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促进安徽与海外的交流合作,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升安徽良好国际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科技成果竞价与交易”专项活动成交总金额近7000万元
竞价促转化 成果找“婆家”
“498.5万元,499万元,499.5万元……”4月27日上午,安徽创新馆创新剧场,上百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瑞18S”水稻新品种成果转让的报价每增加一次,竞价时间就根据规则顺延一分钟,大家紧张的心便随着倒计时的读秒大幅跳动。“500万元!成交!”竞价师话音刚落,偌大的会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4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市举行。在这场由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政府主办,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承办的“科技成果竞价与交易”专项活动上,共征集各类项目104项,项目金额合计1.85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交通等多个领域,转让方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项目征集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海南等地。
“‘瑞18S’水稻不仅抗倒伏、产量高,而且米质优、味道好。通过‘竞价与交易’平台,成果和企业充分对接,就地转化、物尽所值,让我们科研工作者更加充满干劲!”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夏加发满面春风,看到自己研发团队辛苦培育的水稻品种找到好“婆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商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合理评估价格相对一般商品来说更为困难。从供给方看,科研人员对成果倾注了大量心血,却难以把握成果的市场价值;从需求方看,企业虽然了解和把握成果的市场价值,却难以把控成果的成熟度、转化的难度。
“利用‘竞价与交易’的方式确定成果价格、完成交易,与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相比具有竞争的优点,与协议定价相比又有公开的特点。”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夏辑说,“竞价与交易”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精密金属极薄带微轧制关键技术及开发”项目以80万元成交;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材料结构仿真设计与计算模拟”项目以300万元成交……本次竞价会共成交项目22项,成交总金额近7000万元,涉及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外观设计、新型医药及植物新品种等多个领域。
“与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科技成果竞价会’专项活动采取的现场竞价不同,本次竞价会创新采用了网络竞价。”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说,网络竞价方式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要素资源配置,便于与长三角知名交易机构建立信息互联互通,进而助力长三角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张理想)
产研融合对接
4月26日~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市举行。对接交易贯穿科交会全过程,会前发布征集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供各市园区及企业遴选对接;会中在互动对接展区专门为各市设置洽谈对接区域,组织开展科技产业“双招双引”活动;会后组织各市跟踪服务签约项目落地,并结合技术、金融、人才需求与省内外参会参展客商持续开展对接。(徐旻昊 程兆 温沁/摄)
安徽合肥瞄准“新赛道” 逐梦“中国星城”
近日,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和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本联合研究科学成果,总投资106亿元的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安徽天柱山“登上”火星
本次发布的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为彩色。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包括西柏坡、漠河、周庄等,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镇就是其中之一。天柱山镇设立于1992年,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36万。境内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天柱山镇“因山”得名。
合肥逐梦“中国星城”
启动仪式上,总投资106亿元的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国电高科天启合肥总部基地项目、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空天微波载荷研发产业化总部基地项目、中科星图气象生态全国民用总部项目等9个来自北京、上海等国内头部企业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随着这一批项目的落地签约,将完善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链建设、实现多细分领域同步快速发展。
合肥市瞄准战新产业“新赛道”,抢抓发展新机遇。2021年以来,合肥市共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超200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近70家。合肥市初步形成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线能力。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