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今日头条
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
较真碰硬“督” 凝心聚力“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 人民日报 2020-09-11 16:13:42 责编: 马菁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截至去年底,我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如何攻克最后的堡垒?

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较真碰硬“督”,各地凝心聚力“战”,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真督实战,真抓实干,挂牌督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项一项对账销号,易地扶贫搬迁户基本入住

开学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五中学的新教室里书声琅琅。

4月中旬,学校因为建设进度缓慢被脱贫攻坚督战小组点名。“我们必须把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有保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百色市政协副主席、隆林县委书记张启胜说。相关部门立即整改,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攻坚,对类似问题挂图作战,每个项目落实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单位主抓,一线解难、一线推进,各个学校都在新学期顺利开学。

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帮扶情况是挂牌督战的重点。云南省广南县板蚌乡麻栗村村民王光林,告别山沟沟里的土房子,搬进了县城边圆梦社区,住上了新房。在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和配套设施扫尾工程已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基本全部入住。

搬出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解决好就业最关键。在挂牌督战组的指导下,广南县分类施策,外出务工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发展产业带动一批,千方百计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挣。

“圆梦社区圆了我的安居乐业梦。”如今,王光林每天到广南行致远鞋业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上班,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日子。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介绍,挂牌督战以来,各地对标脱贫标准,逐村逐户查漏补缺,对账销号整改清零,52个挂牌督战县“三保障”问题和农村饮水安全的存量问题已全部解决。

稳产业保就业,高质量脱贫有保障

受疫情影响,解决好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问题尤为重要。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千方百计稳岗拓岗,保障贫困群众端稳饭碗。截至7月底,52个挂牌督战县285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比去年同期增长12%,贫困群众就业保持基本稳定。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汾水村的山坡上,初秋的茶园依旧葱郁,村民向昌贤正在采摘今年最后一季茶青:“家门口干活,收入稳当,全家脱贫没问题!”

“向昌贤一家3口人,他和老伴已年过六旬,儿子因病没有劳动能力,是村里的未脱贫户。”汾水村驻村第一书记胡献说,精准扶贫,一户一策,村里活用政策,帮向昌贤找了份茶园管护工作;村里发展起来的黄鳝养殖基地,每年给贫困户固定分红。“真想不到,咱农民也能挣工资、领分红。”向昌贤说。

三江县委书记邝驱说,挂牌督战压实责任,将目标精准到户到人。今年以来,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114个,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让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实现了稳定就业。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计,各挂牌督战县紧紧扭住这个脱贫的“牛鼻子”。

采摘、过秤、装箱……贵州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社区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贫困户项文武背着篓筐忙得满头大汗,“一天挣100块钱,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解决了内涝问题,这是基地今年收的第四茬蔬菜。”光照镇镇长杨昌益说,在脱贫攻坚督战队帮扶指导下,去年受灾基地纳入了挂牌督战问题台账,县里投入资金,完善了坝区排水系统和道路排涝设施。

产业扶贫,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针对督战队反映的问题,光照镇主动排查扶贫产业存在的薄弱环节,硬化机耕道10公里,修复排洪渠500米,建成微滴灌系统和冷库。针对蔬菜产业小、散、弱,镇里整合蔬菜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近1400亩蔬菜带动6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

动态监测,及时帮扶,长效机制防止返贫致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另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各地把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帮扶机制作为挂牌督战的重要内容。

在广西乐业县脱贫攻坚大数据中心大厅,每个信息员守着一个小方格,方格里是一个贫困村的全部脱贫信息。大数据动态监测,为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今年3月,信息员李新旺发现平寨村黄胜功收入数据异常:3个月务工收入仅有1986元,怎么回事?他立即向村信息员进行核查。经过调查,黄胜功患急性肾病无法务工,家庭面临返贫风险。大数据中心立即反馈给相关部门,4月初,县民政局按政策把黄胜功家纳入A类低保救助范围。

目前,乐业县初步建立脱贫攻坚数据监测体系,大数据中心共有县、乡、村三级信息员188人,覆盖全部88个村和社区,今年以来共核准问题数据3134条,发现并督促解决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问题400余个,为防止返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地还积极探索“未贫先助、未贫先防”。依靠在外打工,贵州望谟县蔗香镇贫困户韦庭朋去年刚脱贫,没想到,今年外出就业遇到难题。关键时刻,驻村干部上门摸排情况、想办法。没过多久,在政府组织下,韦庭朋和60多名老乡搭乘免费大巴,点对点到浙江务工。“有工作心里才踏实。”踏入工厂的韦庭朋说。

今年以来,贵州已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及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农户纳入动态监测系统,依托大数据及时预警。同时,各级扶贫干部和督战队员开展“地毯式”走访,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前针对性帮扶。

为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对因疫情灾情返贫致贫、“回流”的贫困劳动力、扶贫产品遭遇“卖难”的贫困户等及时纳入监测帮扶。目前,52个挂牌督战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已初步建立,共识别了87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有效防止他们陷入新贫困。

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在一个个攻坚战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上下齐心,一定能全面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本报记者 顾仲阳 庞革平 徐元锋 苏 滨)

    相关新闻
“云”解塬上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