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雪域高原涌动“皖藏情”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0-16 08:31:52    责编: 刘东伟

安徽与西藏,虽相隔甚远,却心相连、情相系。

我省对口援藏工作自2002年启动,对口支援山南市错那县、措美县、浪卡子县。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安徽援藏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援藏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围绕做好“稳定压舱石、发展加速器、友谊连心桥”的目标,将大爱洒在雪域高原。

干部人才智力援藏、产业带动就业援藏、文化教育援藏、医疗卫生援藏……一个个高效务实的援藏举措,一件件让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实事,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增进了民族团结,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普遍赞誉。

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实施援藏项目超400个,到位各类援藏资金和物资设备21.8亿元,用于支持山南市及对口支援3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开发、医疗教育投入等。仅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在藏期间,就已协调落实计划外资金2亿元、社会公益资金1000万元,帮助解决了对口支援3县中小学生饮水安全、措美县哲古镇人居环境整治、浪卡子县打隆镇边境小康村建设、错那县麻麻乡茶产业发展等一批民生问题。

“输血+造血”,带旺了产业带富了群众

位于长江之滨的和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如今,和县的果蔬企业和种植技术不远万里“飞”到了雪域高原,丰富了西藏山南群众的“菜篮子”。

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瓜果蔬菜难得一见,当地蔬菜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安徽种菜技术是怎么完成“飞跃”的呢?原来,在2019年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进驻山南市后,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发现,这里生态环境好,光照强、光照足,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高原蔬菜产业。

“和县蔬菜天下闻名,我们援建山南市,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无公害蔬菜,更要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偿地传授给当地群众,让他们自己学会种,并懂得管理和经营。”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汪华东说。

产业帮扶,既要“输血”也要“造血”。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从和县引进蔬菜种植企业,在山南市建设2000多亩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已生产70多种果蔬,有20多个品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投产,最高日产量2万多斤。通过项目运营,可实现5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6万元,每年土地流转收入还有2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市场保供的目标。

一手抓援藏产业项目实施,一手抓区外企业招商引资,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增强受援地发展内生动力。目前,通过计划外资金支持,措美县哲古镇高原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通过援藏资金撬动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近2亿元,今年7月完成主体建设;错那县高原茶产业基地项目引进2万株黄山优质茶苗、400公斤母穗,正在规划建设1100亩高原茶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3500万元;浪卡子县打隆镇边境小康村一期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康萨社区已经搬迁入住农牧民群众166户、672人。

西藏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产业援藏还要让当地的旅游产业“旺”起来。省援藏工作队协调开通“西藏山南号”航班、“藏源山南号”高铁,成功推出扎西曲登、强钦村等一批网红乡村旅游打卡点,目前已接待游客4万多人,几百户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送医+送技”,医疗教育服务进藏惠民生

“高处坠落伤,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请骨科专家速来会诊!”来自山南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电话,打破了骨科办公室的平静。接到电话后,省援藏医疗专家宁仁德和同事们紧急会诊,启动急救预案。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手术,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最终康复。

山南市人民医院是安徽对口的援藏医院,也是山南市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我省坚持把医院作为医疗援藏的主战场,去年顺利完成新院区搬迁,建成自治区首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开通5G移动急救信息平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0余项,患者满意率达到98.5%。

去年8月以来,山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通过第6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功对8例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及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填补了山南市在这一医学领域的技术空白。

“该项技术可实现尿毒症的家庭化治疗。这8例尿毒症患者均居住在山南市边远地区,通过实施居家腹膜透析,这些患者不仅得到了及时救治,还降低了就医成本。”山南市人民医院院长吴晓莉介绍说,“这标志着山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援藏医疗队还利用节假日,开展先心病、骨关节病、多血症筛查等义诊活动40余次、惠及当地群众8000多名。

保证每个藏族同胞上好学、就好医,是所有援藏干部的心愿。在教育帮扶上,安徽援藏干部也是办了不少实事。在对口支援的山南二高,援藏工作队探索高考加油站、名师讲堂、皖藏课堂等模式,投入4500万元建设信息化教学项目,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今年全校高考达线率达到98.93%,本科上线率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一本上线率创8年来新高。

“送智+援才”,安徽干部为发展增添人才动力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对口援藏中,唯有开展人才支援有效弥补发展短板。近年来,一批批安徽干部毅然踏上雪域高原,为西藏的建设发展挥洒着汗水。

2019年7月,省审计厅选派3人赴山南市审计局开展为期3年的“小组团”援藏工作。目前,三位小伙已在这里扎根了两年多,黝黑的皮肤、“半流畅”的藏语,骑着上班必备的电动小摩托……他们早已融入到了这片土地中。

三人中,陈云飞是退伍军人,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山南市审计局和西藏审计厅信息互通的审计专网,是他到西藏后一直努力的方向;沈学刚要与同事们出发到边境扎日乡对小康示范村进行项目稽查,扎日乡距离山南市约7个小时的路程,全部都是山路,像这样的奔波几乎是常态;陈波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时常是审计现场、审计局、援藏宿舍“三点一线”,先后完成了十余个审计项目,繁忙的工作节奏,只好让陈波把对妻儿的思念深埋心底。

“援藏干部,也是西藏干部队伍中的一分子,理所应当要为当地群众,尽自己的努力,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才对得起山南淳朴、勤劳、善良的百姓,才能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陈波说。

按照山南需求,我省精准选派受援地急需人才,特别是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到西藏培养锻炼。目前,我省在藏干部人才共110人,其中,党政干部35人、教育人才46人、医疗人才29人,省委组织部每年还选派5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为期半年的短期援藏工作,这些援藏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示安徽援藏人才的新面貌。

(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