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头条新闻
潮涌大江阔 奋楫勇争先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一年的“安徽作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26 07:25:02 责编: 徐文娟

初夏的长三角,生机盎然。

在去年的这个季节,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湖州召开,一市三省主要领导共同研究部署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项。过去的一年,一市三省认真落实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各项部署,携手共进、协力协作,共同按下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快进键”,共同绘就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同心圆”。

一体化的成果与成效,像这繁花锦簇一样丰满丰硕;一体化的前景与未来,像这美好的五月一样生机勃勃!

一年来,安徽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通过不断加快打造“三地一区”,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建设等,在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持续彰显“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一条条“链接”与跨省合作下的闪耀“珍珠”

——聚焦重点区域板块,增强协同发展新动能

区域协同发展,需要一条条“经济链”彼此串联、全面对接。跨省合作尤需如此。

谋划和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共建“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共建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动我省各市的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的城区对口合作;推动我省16个省辖市与沪苏浙的相关市(区)结对共建……我省提出建设五个“区块链接”,全方位加强城与城、区与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它像五条串联一体化的“项链”,让一颗颗合作发展的“珍珠”闪着耀眼光芒。

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我省用好国家24条支持政策,制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园中园、投资合作等模式深化与沪苏浙园区共建,加快建设“6+2+N”承接平台。2020年,集聚区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分别增长15.9%、11%。

来安县汊河片区与南京江北新区只有滁河一河之隔。长期以来,两岸只有汊河大桥一条过河通道,“通而不畅”成为融合发展的瓶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滁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步伐加快,新的汊河大桥建成通车,从原来的双向2车道变成了双向6车道,堵点变通途。

“以前我坐厂车上下班,沿途要经过多个堵点,全程1个多小时,尤其汊河大桥这里,经常堵车。现在道路加宽,大桥通车,一路畅通多了,我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南京的家了。”家住南京浦口的李翔在汊河经开区内一家企业上班,是典型的“双城”生活体验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交通条件的巨大变迁。

除了基础设施改善提升,省际毗邻区依托地缘优势,产业合作之花越开越旺。汊河开发区积极承接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移,汊河轨道交通产业由小到大,已成远近闻名的轨道装备特色小镇。

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是我省推进五个“区块链接”的重要一环。通过跨省之间的协作,“邻居”之间来往更紧密、合作更深入。

近年来,我省推深做实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在一市三省中率先制定实施推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突出规划引领,滁州、马鞍山市分别与南京市成立领导小组,共同编制新型功能区总体发展规划等;坚持市场化推进,来安县与江北新区、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分别合资成立合作开发公司,以专业化机构、市场化平台系统推进新型功能区建设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汊河大桥与宁滁、宁马城际铁路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博望区与江宁区省际道路上存在20年的5处限高限宽架全部拆除;加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博望区与江宁区实现供水、供电、供气一体化;积极推动其他省际毗邻地区加强对接合作,加快培育建设新的新型功能区。

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我省首批推进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一批产业、基建类项目启动。加强对接交流,积极承接苏大天宫科技园、徐州精大车桥系列设备生产项目等沪苏浙转移转化项目。

既是友好的“邻居”,又是合作的“伙伴”。在国家批复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基础上,我省谋划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截至目前,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6个方面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城市间结对共建,城区间对口合作。我省已有13个省辖市与沪苏浙17个市(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493个,实际到位资金7490.5亿元,同比增长16.8%。与此同时,各城区立足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合作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沪苏浙城区对口合作。

一个个合作项目与深度融合下的丰硕成果

——聚焦打造“三地一区”,在科技、产业、开放和环保领域深度合作

从“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安徽紧扣“三地一区”建设,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与沪苏浙精准对接、等高对接、全域对接,取得了一批丰硕的合作成果。

创新,是安徽的“遗传基因”和“金字招牌”。安徽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化与沪苏浙科技合作。

“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运行,大健康研究院加快组建。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量子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 G60科创走廊建设方面,我省牵头成立5个产业联盟、6个示范园区和3个示范基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新兴产业发力,打造“大集群”,构建“大链条”,实施“大项目”。我省联合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协同建立长三角车联网、大数据等10个产业联盟,布局建设首批131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启动建设;总投资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晶圆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完成投资420亿元……一批批大项目落地见效,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成果成效有力彰显。

围绕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打造,我省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更高水平合作发展。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全线贯通商合杭、合安高铁,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全力建设黄山—千岛湖、来安—六合等省际互联互通重点工程;研究制定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方案,开通舟山至马鞍山“江海直达”货运航线;依托合肥新桥机场和芜湖宣州机场,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和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打造“绿色长三角”。我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合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执法,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则,研究建设方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30亿元。

一项项一体化“红利”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

“原本要来回跑办理的户口迁移,不到5分钟就成功办好了。现在,我是个合肥人啦!”原上海户籍的徐先生拿着自己的居民户口簿,在合肥市蜀山区户政中心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徐先生成为长三角一市三省居民跨省户口迁移新政实施后,我省享受该便民措施的第一人。

今年3月,沪浙苏皖四地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迁移户口业务全覆盖。只需在迁入地申请办理即可,再也不用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来回奔波。

一网通办,办事不用来回跑了;一码通行,乘坐地铁掏出本地乘车码就可以异地通用了;一路畅通,一批省际公路断头路打通连接,高铁网络更加密集了;跨省就医,门诊费用可以异地结算了……去年以来,我省全力推动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让群众更多感受到一体化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与便利。

医疗资源跨省流动,医保异地结算更方便。公共卫生领域,联合组建长三角卫生健康专题合作组,协同沪苏浙建立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实现“健康码”互认通用。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开工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专家来皖门诊接诊238名患儿。在医保报销方面,实现长三角41个城市和8703家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两个全覆盖”。

共建教育联盟,学术研究汇聚长三角“智慧”。在教育领域,共建长三角地区高校协同创新联盟、长三角国际商务职业教育联盟,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群众办事少跑腿,跨省通办更便捷。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104个事项“跨省通办”和政务服务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下异地办理。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将进一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奋力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征程中彰显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 王弘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