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 | 莫成心灵上的“穷忙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4-16 08:12:40 责编: 武静

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协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青年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显示,受访青年中半数以上具有焦虑问题,近三成存在抑郁风险,与2008年的调查相比,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加重。调查还发现,青年的心理减压方式普遍不够专业。

焦虑、抑郁,这些心理问题现代人绝不陌生。这几年,“初老症”“佛系青年”“累觉不爱”,表达心理问题的新词层出不穷,虽有调侃因素,也说明部分青年确实“压力山大”。前几天,杭州一小伙骑车逆行被交警拦住,当场失控大哭,暴露出平日难以言说的工作压力、情感压力,不少网友表示感同身受。种种现象表明,即使排除自媒体“贩卖焦虑”因素,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为何青年群体易发心理问题?从外在因素看,社会转型,竞争加剧,时代跑得太快,不提速很可能就被甩在后面,青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焦虑成为青年的普遍心理。从个人因素看,青年阶段要经历人生中多个重大抉择和转折,挫折失败在所难免,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调查还显示,青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来源是经济压力、职业迷茫和住房问题,是内外因素叠加而成。一旦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会加深无力感与弱势感,从“工作的穷忙族”变成“心灵的穷忙族”。“工作的穷忙族”还有改变的可能,“心灵上的穷忙族”容易让人沉溺于消极中,延宕了行动、失去了机遇。

青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且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对他们应有更多的关怀和引导。这不是简单地灌输正能量,而是在充分理解基础上帮助他们自我成长。有人觉得,青年哪能不吃苦受累、不迈几道坎,只要多喝“鸡汤”、多打“鸡血”,扛过去就好了。岂不知“鸡汤疗法”看似正确,却不一定是对症下药。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微笑抑郁”,就是说有些人刻意地忽略、压抑负面情绪,只以积极的形象示人,反而加深孤独和抑郁的程度。“鸡汤”被贬为“毒鸡汤”,“佛系”突然流行,一定程度上正是对缺乏深入理解、一味简单灌输正能量的方式的逆反。因此,理解青年的现实困境和心理困境,鼓励他们表达情绪、接纳自我、探索内在,获得精神成长和直面问题的能力,是帮助他们走出焦虑的关键。

实际上,身处现代社会,有些压力难以避免,如何正确减压才重要。调查显示,青年对心理健康服务认识和行为上有所脱节,虽然认为心理辅导有用,但在解决自身问题时,很少有人求助于专业心理服务。有人通过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缓解压力,有人压制自己不表达出来,有人逃避现实躲到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这些办法虽一时有用,却不是长久之计,往往还适得其反。应在青年中加强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具体行动上,应运用合理倾诉、文体活动、调整睡眠等方式来减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立足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因他人的鼓吹而随波逐流,也不因厌恶竞争消极放弃,以一种更加理性且稳健的姿态前行,才是最好的自处之道。

青年走出集体焦虑的迷思,还需要社会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坚实的保障力量。如果越来越多青年被“996工作制”逼成“加班族”,谈何身心健康?如果年轻妈妈因为缺乏社会支持,在工作与育儿之间疲于奔命,怎能不加大抑郁风险?应针对青年群体,出台更为精准有效的政策,比如更完善的就业帮扶、劳动保障、住房供给,实实在在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使他们缓解压力、有效赋能,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刘振)

    相关新闻
安徽日报|培养研究生必须“三关”俱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