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 | “品牌强省”还须闯“三道关”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5-21 08:44:01 责编: 武静

刘 振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中,一大批“颜值”与实力兼具的国货精品闪亮登场,既有沉淀着如歌时光的老字号,也有搭上网络技术快车的后起之秀。每个品牌的成长,都有着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都诠释着大国阔步挺进的品牌抱负。

活动期间,科大讯飞、三只松鼠、洽洽小黄袋等来自我省的诸多知名品牌精彩亮相,成为彰显制造强省实力与形象的闪亮名片。但是,品牌建设中,既要看到优势,更要补足短板。在充分展示自我形象的同时,也应深入学习、充分借鉴外省及国际品牌建设经验,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

品牌是质量、服务与信誉的重要象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前段时间,“西安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引发人们对“洋品牌”的信任危机,相比之下,这些年国产品牌愈加受到青睐。很多国产品牌对卓越品质、对消费者体验的不懈追求,契合了消费升级新趋势,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从产业发展角度说,大力发展品牌经济,能够助力我国制造业向上游研发设计环节攀升、向下游营销服务环节延伸,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品牌建设都正当其时。

品牌经济是国家战略,也是打造制造强省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安徽是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也是制造大省,但与产业规模和制造能力相比,品牌建设还相对滞后,知名品牌相对较少,安徽“十三五”规划提出“品牌经济占六成”任重而迫切。

打造制造强省,关键要“推动制造品质革命,大力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品质为本,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强力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到实施“精品安徽”品牌工程,呵护品牌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品牌成长的土壤日益丰沃。建设一流品牌,安徽足音铿锵;坚持品牌强省,安徽还须闯过“三道关”。

创一流品牌,应在创新上矢志不渝、不断突破。展会上,一位知名企业家发出感叹:过去人们认为中国品牌只能卖低价,那是不对的,只要有足够的创新,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都会认同中国产品。当前,我们缺乏更多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品牌,主要原因不是推广力度不够大,而是自主创新不够、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以科技创新锻造品牌,势在必行。近年来,安徽努力在科技创新上下好“先手棋”,在成果转化中增强“新动能”,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如科大讯飞网罗国内外一批顶尖人才协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近三年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内外行业标准12项,累计获得国内外有效专利1000余件,成为行业领跑者。创一流品牌,应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壮大数字经济。以“创新链条”升级“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条”推动“品牌链条”,就能打响品牌、赢得口碑。

创一流品牌,应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不断超越。品牌是质量的代名词。在消费升级势头明显、消费者日益看重品质的今天,提升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是品牌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品牌日”论坛上,专家建言,企业要提出明确的质量方针,制定长效的质量规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全过程管理,全面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安徽从2017年起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不少地方推出新举措,比如芜湖市在打造“智慧质监”上领先一步,安庆市提出“民品质量向军品看齐”,宣城市创新创建“品牌指导站”持续扩面升级等。创一流品牌,要在做好做精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运营模式,增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不断优化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养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双馨的“能工巧匠”。

创一流品牌,应在文化上培育特色、提升内涵。文化是品牌成长的沃土。历史悠久的成功品牌,必定承载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品牌建设应重视文化的力量,用文化滋养品牌,用文化擦亮品牌。注重从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品牌文化附加值。构建品牌强省的核心价值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建设中,打造一批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皖美制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助力品牌强省建设,生动有趣地讲好品牌故事。继续实施好“精品安徽”品牌工程,聚焦特色文化、特色经济,将安徽优秀企业优秀品牌以集群形式推出,不断扩大安徽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安徽造,正当潮。品牌强省征途上,应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擦亮更多老字号金字招牌,打造更多新生代响亮品牌,加快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

    相关新闻
安徽日报 | 博士培养,考核评价应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