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 | 落实“四不摘” 脱贫实打实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7-30 08:34:14 责编: 武静

■ 韩小乔

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一律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要求,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

去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要求严格管理贫困县脱贫摘帽主题活动。此番再次强调摘帽不摘责任,针对的就是进入贫困县脱贫摘帽高峰期,少数贫困县在落实约束机制方面仍存在的标准不高、落实不力、执行不严等突出问题。有的贫困县摘帽后,铺张浪费办庆祝活动,耗费精力拍专题片,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引发公众和舆论的强烈不满。对贫困县摘帽约法三章,明确三个“一律”,划定红线,及时且必要。

不摘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摘帽是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标志,成绩值得肯定,但远未到庆祝之时。贫困地区即便成功脱贫,也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当贫困地区受到的政策帮扶和支援逐渐减少,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后劲的压力就更大。俗话说,“螺丝拧了一半就松劲,最后还是会脱落的。”脱贫之路刚迈出第一步,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这个时候松口气、歇歇脚、掉链子,把精力和金钱花在高调庆祝等无益的事务上,会影响扶贫工作的落实,抵御风险能力弱的贫困群众很可能因此返贫。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贫困与脱贫之间反反复复,容易打击脱贫者信心,损害政府公信力,让脱贫功效大打折扣。

不摘责任,持续提升脱贫能力。比起高调庆祝等表面工作,脱帽之后,更应把目光聚焦在总结经验教训上,思考如何未雨绸缪、防范“返贫风险”,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发力。绝对贫困消除后,更要注重解决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上的相对贫困,如改善基层教育设施条件,缩小知识能力素质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等,缩小社会公共服务差距;探索转型扶贫新政策新方法,不断满足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厘清工作思路,找准问题症结,充分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一步一个脚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为脱贫群众发财致富夯实基础。

不摘责任,必须念好问责“紧箍咒”。脱贫之路走得稳、走得好,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付出。有的地方摘了贫困帽,扶贫干部就如同卸了担子、没了责任,思想上懈怠、行动上拖沓,还想着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宣传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落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精神,对违反约束规定、发生禁止作为事项的贫困县,除了通过年度考核评级进行惩戒之外,还应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公开通报曝光。重巡查、严考核、强监管,脱贫工作才会更扎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无疑警醒所有扶贫干部,时刻绷紧责任弦,继续艰苦奋斗,保持脱贫攻坚不松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不务虚功、没有水分,摘帽才能摘得更彻底。在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良好开局下,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关注脱贫后如何持续发展、政策如何有效延续,真正摆脱贫困影子、甩掉贫困根子,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相关新闻
余谓之:着力检视整改形式主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