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 | 守好人生“第一财富”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7-30 08:36:38 责编: 武静

■ 刘 振

日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公布。这份文件不仅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大的健康目标,也为国人制定了健康领域的细化“国标”。对照这份“国标”,不少年轻人颇为汗颜,自嘲“‘90后’拖了国民健康的后腿”。

以往,身体差、毛病多,人们主要关注的是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如今,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养生这个老年人的“专利”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这一方面说明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对健康的期待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活方式变了,给年轻人带来的健康困扰多了。一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生活黑白颠倒,时常起居无序、饮食无节、烟酒无忌、运动无时;一些堪称社会翘楚的年轻人,忙碌无日无夜,不是应付沉重工作,就是辗转社交应酬,往往身心疲惫。对健康重视不够,就会付出高昂代价,“感觉身体被掏空”“‘90后’已经秃了”不是玩笑话。近年来,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不少,“第四高”高尿酸也悄然袭来。据统计,年轻人中肿瘤、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走高,过度加班熬夜导致猝死的新闻不时耳闻,令人忧虑。

有人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拼怎能赢?尤其是年轻人,事业刚起步,工作压力大,养家糊口、买车买房,明知身体可能被掏空,也要拼命往前冲。其实,这种追求即时效应的做法不可取。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以百米赛跑的劲头去跑马拉松,很快就会筋疲力尽,可能都坚持不到终点。如果总是腾不出时间来休息,迟早被迫腾出时间去治病。知名企业家李开复因为总是处于工作状态被称为“铁人”,长期透支身体患上淋巴癌,一场大病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做最好的自己”并不等于无限追求外在成功。复旦青年教师于娟玩命搞课题,一天当成两天用,患上癌症后才知道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如此沉痛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令人警醒?

年轻人有梦想,但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承载梦想;年轻人要奋斗,健康的体魄是奋斗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创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还是撑起家庭的幸福天空,抑或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健康都必不可少。怎么保持健康?说起来不难。动静结合,张弛有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生好比一棵树,需要开花结果,也需要歇枝休息。歇枝,是养精蓄锐,为了更好的收获。人生驿站上,也要遵循生命的规律,一张一弛,追求成功与身心健康间保持平衡。因此,“健康中国”行动不仅给中老年人,也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份“健康指南”。人们要改变认知,认识到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提倡“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在健康生活中享受幸福生活。

有人说,道理人人都懂,难就难在知行合一。其实,说到做不到,首先还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其次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果找到适合自己、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项目,逐渐改变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并切实体会到好处,知行合一就不是难事。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少了这个“第一财富”,没有健康这个“1”,其它财富后面的数字再多,都是“零”。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需要落实为行动。以“健康中国”行动为引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健康危险因素,年轻人才能创造不悔事业、活出健康人生。

    相关新闻
余谓之:着力检视整改形式主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