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三生融合”,诗意江南更生动

——“家在江南”系列评论②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12 15:15:32 责编: 武静

■ 吴江海

从特区经济到大湾区经济,从块状经济到特色小镇经济,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高”位谋势、“新”处落子,持续展现宏观稳、微观活的良好态势。

前不久,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浙江嘉兴市乌镇。从最初的蚕桑、种植,到制砖、染布,到主打水乡旅游,再到搭上数字经济高速列车,短短6年,乌镇培育引进互联网企业919家,无人超市、垃圾捡拾机器人、5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智能交通等一批智慧项目相继落户,乌镇成了数字经济的孵化器,也悄然改变了土生土长的水乡人的生活。

特色小镇是浙江率先创新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核心是产业,形态是小镇,贵在有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与过去以“生产+市场”为主导的块状经济相比,特色小镇并非单一的产业集聚平台,而是遵循“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原则,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独特优势,构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与传统县域经济相比,特色小镇以“非镇非区”的特性,通过“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吴侬软语、橹声欸乃,小桥流水最江南。坐落在苏州吴江的旗袍小镇,在秋风细雨中分外宁静。在这里,旗袍文化和吴文化元素渗透到小镇的方方面面,集高端定制、创意设计、传承研习、大师工坊、贸易物流等于一体。从苏州的旗袍小镇、刺绣小镇,到黄山的非遗小镇、嘉兴的纽扣小镇、绍兴黄酒小镇等等,都以传统村落格局和优美自然山水为本底,以当地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让那些独特传统产业和极具历史韵味的文化得以传承。这些生动实践表明,特色小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拓展了产城融合的“方法论”,演绎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论”,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以小博大、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

目前,国家住建部已公布两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有69个。走进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这里完好保留着千年古镇的生态与风貌,也有代表江南新风貌的时尚街区,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交相辉映,述说着古镇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乡愁、文创积聚了古镇的人气,音乐、阅读点亮了古镇的光芒,呈现着“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和“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朱家角的实践同样证明,特色小镇不是简单的圈地盖房或产业拼凑,更不是贴“标签”赚“噱头”,其核心在产业的创新创造,其追求是人的宜业宜居。

江南本诗意,历来多古镇。然而,记者走访了解到,也有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盲目借鉴或简单模仿,未能因地制宜做强主导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导致小镇特色不明晰,产业定位不鲜明。比如,许多古镇都热衷搞旅游开发,且旅游内容雷同、旅游产品相互模仿,店铺泛滥或大兴土木破坏古镇风貌,且过度商业化,失去了诗意江南应有的韵味。也有一些小镇简单地将加工区、文化创意区、旅游度假区、生活区等功能生硬相加,产业“散而弱”而非“聚而合”,既无特色,也影响了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当前,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江南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迎来加快发展、协同发展的难得机遇。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要求,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产业立镇、科技强镇、旅游兴镇、文化传镇,注重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区域协同、治理协同,构建与当地资源秉赋相适应、与新兴产业相对接,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迭代升级,放大特色小镇推动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等“外溢效应”。

    相关新闻
虞爱华:人民的节日 幸福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