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开放包容,活力江南更精彩——“家在江南”系列评论④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26 14:57:35 责编: 武静

■ 吴江海

“夜半江声听不住,南船才过北船来。”行走在江南大地,印象最深的是水乡风情。江南地区南北有黄金水道大运河,东西有长江,内部有庞大的太湖水系,东向大海,四通八达的河网水系、襟江带海的地理空间,在古代就是天然的“高速公路”,把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连成一个区域共同体,且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与生俱来具有开放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发展都离不开开放包容。长三角地区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谁开放得早、开放得快,谁就发展得好、发展得快;什么时候开放力度大、开放水平高,什么时候就发展的步子快、发展的势头好。

开放包容是一种革故鼎新、务实进取的理念。在古时“重农抑商”的社会背景下,徽州人走出大山,成就了“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恢宏气象,促进了江南地区商业文明的兴起。改革开放之初,江南地区良好的农业基础、传统的商业氛围、活跃的市场基因,推动了改革开放首先从农业破题、从农业起步,促进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镇的转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安徽率先探索农业“大包干”,以包干到户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江苏创造的“苏南模式”,突破传统农业体制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开启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浙江探索的“温州模式”,则以个体经济为主的家庭工业方式发展非农产业,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滋养了民营经济的肥沃土壤;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带动了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这些探索创新,是江南地区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务实进取的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开放包容是一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气度。文化唯其博大方能包容,经济唯其包容方有活力,社会唯其包容方才和谐。“家在江南”主题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便是江南多书院,“江左人文薮”,文学、史学、哲学、绘画、书法、曲艺、建筑等各个方面百花齐放、成风化人。其实,早期的江南与水相依、与船相伴,一直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尚武之风兴盛。吴国第一代君主泰伯带来中原农耕文明后,“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江南地区逐步由“尚武”传统转为崇文重教。从泰伯奔吴到永嘉南渡,从运河漕运到赵宋南迁,南北文明、地域文化一次次在江南深度融合,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江南文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孕育了江南人包容吸纳的精神特质。而历史上每一次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江南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人们互动、交流机会不断增多,相互取长补短的概率日益增大,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高度集聚,刺激了产业分工、生产协作和创造创新。特别是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广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江南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现代。

开放包容是一种面向世界、合作共赢的眼光。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从鉴真东渡到郑和下西洋,从海上丝绸之路到通商口岸,古时的江南就是海上对外交往的前沿。在近代,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化过程、民族工商业和新学的兴起,大多从江南地区开始。改革开放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瞄准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和产业的联动发展。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长三角各地坚持“分工与协作、共享与共用、融合与联动”,打破“行政区经济”的籓篱,疏解区域间利益分割,在全球价值链、产业协调、空间布局、技术研发、公共服务以及文化融合等各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共享共用各类创新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流动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如今,上海的“经济密度”、浙江的“数字经济”、江苏的“新产业新业态”、安徽的“智能经济”等主要经济形态特色鲜明、分进合击,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和协调发展格局,推动长三角区域整体发展“水涨船高”。

    相关新闻
中央坚定支持香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