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以重大项目带动落实“六保”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5-19 14:41:09 责编: 武静

■ 胡旭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视察时强调:“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

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是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2月份以来,我省将重大项目月度集中开工机制化,至今已集中开工超过4批重大项目。通过这一实打实的“硬核”举措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项目推进调度机制,发挥投资对于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尽管受疫情冲击有所下滑,但降幅明显缓于全国,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总体强于大势。

以项目集中开工机制促进项目加快落地,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努力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程度的务实行动。5月1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央行行长易纲近期撰文透露,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万亿元,同比多增1.9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19万亿元,同比多增3.91万亿元。明确清晰的宏观政策导向,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安徽基本省情,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上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更需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全省上下必须抢抓机遇和有利条件,以项目带动,尽快办成一些稳当前、利长远,多年一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

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加快建设进度,是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现实需要。项目建设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更是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载体。与疫情初期相比,目前推动复工复产达产、促进全面复业复市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运转不畅转化为需求释放不足,订单不足成为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和考验。加快项目建设是扩大需求直接有效的手段,不仅能拉动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大宗能源原材料销售增长,也能通过新增施工建设、生产制造等各类设备装备需求拉动制造业产业链上众多中小企业订单指数的边际性改善,近期国内挖掘机销量上涨就释放出积极信号。以项目建设活跃社会总需求,改善市场环境,畅通供需对接,既有利于稳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更有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企业采取积极的稳岗措施,实现保居民就业和保市场主体的协同联动。

集中推进项目建设也是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保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有效路径。就产业升级规律而言,一个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规模壮大过程中,产业链条自身缺环与薄弱环节会不断显露,部分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风险性因素也会突显。供应链上的关键材料、关键设备、核心技术是决定区域产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指标,要通过加快实施一些重大产业项目补上产业“缺环”,持续增强主导产业抵御风险能力。今年我省项目集中开工相继选择5G滤波器、新型显示模组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作为主会场,体现出以产业项目加快落地提升全省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的鲜明导向。

项目集中开工的机制化,更是以实干作风凝聚发展共识,最大程度调动全省上下抓项目、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期,某市相关负责同志在当地报纸上撰文反思称,一段时期以来,不论到基层调研,还是平常联系工作,问大家在忙什么,说这说那,但很少听到有人说最近在“招一个项目,结果怎么样”。发展步子放缓了,根源就在于项目意识淡了,推动项目落地的劲头松了。面对疫情冲击,如果不能始终牢牢把一个又一个可落地见效、尽快发挥产出效益的项目抓实抓细抓落地,那么,指望当地经济能“触底反弹”摆脱颓势,只会成为空谈。

项目建设绝非“有钱有地就能落地”那么简单,谋划推进项目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改革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营商环境改革的力度直接决定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今年初,我省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6月底前基本建成全省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这个时限将至,行政审批改革的部署不仅不能因疫情而延缓,更应以徙木立信的态度推动落实,加快各类项目落地见效的进度。市场主体是主要的项目实施主体,要把推进深化放管服、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关键性改革部署与谋划项目同步推动,把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新动能体现在增产扩产、改造升级等各类具体项目的不断生成与持续落地上。

毋庸讳言,当前各级各方面在推进项目建设中都遇到更多的要素保障、生态红线等方面的刚性约束,但这绝不是项目建设裹足不前的借口,恰恰更需要以改革办法、法治思维破解难题,疏通堵点,持续创新项目工作制度机制,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虞爱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着力做好“七个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