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数字赋能”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9-29 14:36:41 责编: 武静

■ 刘 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5G、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频频成为关注焦点。互联网重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催生了一批新的文艺类型,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创作者的视野与灵感,因科技要素的刺激不断拓展,新技术仿佛为艺术创作插上一双翅膀,让创意腾飞得更高更远。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从网络电影到“云”剧院,从相声直播到数字博物馆,从线上演唱会到大师艺术课,网络平台让艺术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获得指数级增长。传播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影响艺术创作和产业转型。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传播主力,网友评分成为影响艺术消费的重要因素,促进艺术创作提高质量。大数据挖掘观众偏好,据此“定制”产品,满足了潜在观众需求。今年春节,电影《囧妈》选择网上首映,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迫使传统影院深入思考未来的经营模式。从线上到线下,从内容到形式,都通过融入新技术潮流获得再生,给受众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

新技术也让文艺创作的门槛降低,“用户创造内容”已成常态。网络文学的井喷,让更多人有机会实现作家梦。数码相机的发明,让摄影艺术成为一种大众艺术。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普及让每个人都能拍摄剪辑属于自己的“微电影”“视频日记”,记录趣味潮流生活。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受众”身份,不再满足于单向被动地接受文化,而是跻身其中判断文化、创造文化,在参与中欣赏,在参与中创造。艺术创造不再是小圈子里的事,而是普通大众日常之事,文化得以进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艺术更为便捷地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可以说,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跃入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先导的全新发展阶段,需要以新业态为引领,以新理念来应对。也应看到,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不足,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产业体系还不健全,产业链条较短,中高端价值环节薄弱,等等。当前亟需抓住机遇、补齐短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利用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加附加值,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对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虚拟化、可视化、互动化,创造和满足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例如“数字敦煌”使文物“活起来”,从洞窟中走到大众身边,实现敦煌文化艺术的全球共享。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应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发展融合,以智慧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开拓创新。

通过创新思维实现创意突破。在互联网技术助推下,信息交流、互动参与、品牌文化传播等不断增强,许多文创产品呈热销态势。文化部门和企业应积极适应和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创意、制作、包装能力,努力生产更多包含科技因素的文化产品。由三国故事演化的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文创产品持续走红,正是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使三国故事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跨界融合、创新突破,既要坚守价值定力、苦练内功,又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深化,在文脉延续中讲好当代故事。

以优质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认同。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但科技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提升。既不能过分强调文化内容而拒绝科技创新,也不能过度推崇科技手段而忽视文化的灵魂地位。在新媒介引发的文艺变革中,创作新的经典作品、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是值得心向往之的追求。无论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如何改变,传播真善美,信守公序良俗,坚守法律与道德底线,都是文艺创作者和平台方共同的职责。遏制低俗恶俗,传递积极、健康、乐观内容,努力将“有意思”与“有意义”相结合,让创造美、传播美、欣赏美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以主流价值引导行业发展,凝聚更广社会共识,创造更大社会价值,惠及更多百姓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