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从长计议”更应敢于担当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0-28 15:06:56 责编: 武静

■ 刘 振

《新华每日电讯》近日报道,具有千年历史、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叫绝的国宝、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山西应县木塔历经风雨、地震、战争、不当维修,已扭曲变形。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正式立项,可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至今无法启动。

从报道中看,从国家文物局到地方相关部门,包括很多专家学者,都为抢救木塔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的努力不应被否定。但修缮方案迟迟未定,原因非常复杂。比如重视程度不够,“直接落地保护人”仅是县文旅局下设的一个股级单位,协调能力不足、专业经验有限;基础研究不够,修缮攻关不够,修缮难点和关键点长期停留在讨论和争议阶段;修缮体制长期处于割裂化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等。

文物修缮是专业细致的工作。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科学修复、专业操作,才是对文物切实负起责任。反之,不专业的修修补补带来的破坏甚至比雨打风吹的自然损坏更严重。在文物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大部分人都明白盲目修复容易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严肃审慎是必要的态度。正是基于这个常识,公众相信文保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相信他们提出的每种修缮方案都有其合理性,学术层面的争议是难免的,某种程度上也能理解文保部门的犹豫不决,毕竟木塔在上世纪30年代曾因“外行”修复而加速扭曲变形,今天修缮方案中的任何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理解其复杂原因并不等于承认现状合理。“病得厉害”的木塔近30年未能有效修缮,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常识认知,都难以向公众交待。对待这样一个脆弱的国宝,小心翼翼、反复衡量没有错,但不能一直搁置问题、观望等待。寻求一个完美的修缮方案没有错,但如果没有完美的方案就眼睁睁看着它日渐朽坏,同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类似事例可为借鉴。今年4月,内蒙古赤峰市辽代白塔修缮滞后、存在损毁问题引发舆论强烈关注,问题也卡在维修方案上,但经媒体报道后,修缮工程全面展开。这说明即使修缮方案并不完美,只要有人敢于拍板勇于担责,就不至于造成最坏的结果。但如果职能部门和文保工作者缺乏担当,害怕担责,畏手畏脚,文物很可能就在“从长计议”中落得个“雨打风吹去”。

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大致取决于三种因素:态度、能力和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否则难以成事,如果三者都有但力度不够,也难以成事。就以啃下木塔维修这块“硬骨头”来说,没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不行,离开科学求真的精神更是立不住。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基础研究做得不够,核心问题久而未决,“苦战不过关”,修缮迟迟无果。与其空谈方案,不如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去做研究和实验,把功夫用在刀刃上,把能力发挥到极致,才有望尽快祛除木塔之“疾”。

此事也暴露出专业文保力量的短板。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据调查,其中仅急需修复的馆藏文物就有230余万件,而国内具有一定保护修复专业技术的人员不足万人。可以说,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严重制约了文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前文保领域出台的多项政策文件都强调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当务之急是大力动员、抓紧落实,建设起一支体系完备、素质优良的文保专业技术队伍,提升文保工作水平,否则将会留下更多遗憾,愧对先辈与后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