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双11”快递“抢跑”折射了什么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1-10 15:31:06 责编: 武静

■ 罗鑫

“双11”快递,究竟有多快?一觉醒来,很多熬夜“剁手”的“尾款人”发现快递正在路上,自己已成了“收货人”。“想退货发现居然已发货”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飞速”到达的快递,让不少人喜出望外。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以往快递不快,成为“双11”消费狂欢的最大痛点。每年“双11”最大的考验都在末端,快递不快的主因在于“脉络不畅”“消化不良”,平时的服务供给链难以与暴增的业务量相匹配。如何给快递服务预留更多的准备时间,如何让快递服务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分毫必争,成为摆在快速业面前的难题。打通快递运输的“任督二脉”,需要快递业务全系统性的流程再造和升级迭代。

今年快递之所以快,一方面因为“先发制人”,超前“抢跑”。10月21日开启预售,“双11”开始超长线“作战”模式。根据规则,支付尾款前定金不退,这就意味着,一旦支付定金则订单必然生成,这就给商家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接单、备货,多家物流公司甚至推出“预售极速达”服务,已付定金的商品可能被提前送到快递站点,只待“尾款人”一键付款。“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正是超长线服务的创新之处。

另一方面,快递更“智慧”。数据显示,11月1日零点开场1分钟,天猫平台便有品牌成交额破亿元,第111分钟“破亿”品牌达到100个。与网络成交量相对应的快递寄递业务同样亮眼,“双11”付尾款后,5分钟送达、6时33分进口清关突破1000万单、18小时内337个城市收到包裹……支撑快递“抢跑”的正是与之配套的硬核实力,是中国物流网络系统迁入“云端”、大数据AI调度、智能机器人负责分拣、自动化流水线加速出库、“复兴号”首开货运专列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措施发力护航。“万物皆联网,无处不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推动快递业务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日前,国家邮政局初步预计,11月1日至16日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业务量将达57.8亿件,同比增长47%左右。这也显示在我国GDP跨上百万亿级台阶的推力中,物流快递业的贡献巨大。“双11”期间,强劲亮眼的消费数据,是群众消费意愿高涨的生动表达,折射出中国消费“马车”的奔跑势头以及经济增长的广阔空间,也折射出中国消费结构与供给创新的“双重升级”。在技术引擎驱动下,跑出“加速度”的快递业,已经成为从传统快递中“脱壳”而生的新业态。期待这种“预售极速达”服务能走出“双11”预售商品,成为消费者网购的常态体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