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扭转“唯帽子”应破立并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2-29 15:07:11 责编: 武静

■ 马星宇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不给人才贴“永久牌”标签,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培养支持各类人才。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缺乏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成长的通道,扰乱了人才流动秩序。

客观而言,长期形成包括“唯帽子”在内的诸多评价指标,一方面是对以往“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变革,也是对以往“任人为贤”标准模糊的具体量化和直观反映,对培育优秀人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帽子”也是对那些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肯定,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辨识人才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多维的指标评价体系逐渐异化为制约其最初作用的角色,偏离了人尽其才的方向。在高校,相较于其他“四唯”,“唯帽子”更易造成顽瘴痼疾:人才引进、项目申报以“帽”取人、“永久牌”帽子只进不出、人才帽子一人多顶、戴帽子四处走穴变现等。此次意见提出“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是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有力举措。

扭转“唯帽子”,应堵住“帽子”快速变现之门。当前,高校间人才流动性大、趋向性集中,东部沿海高校到中西部等地高校“挖人”往往以“帽”取人,“帽子”在随行就市中常常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这种快速变动破坏了人才流动的正常生态,一些中西部高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尚未获益就被东部地区高校挖走,甚至一些头顶多个“帽子”的人热衷于四处活动,在弹性合同中赚得盆满钵满。显然,化解“帽子”对人才资源建设的破坏性,就要让“帽子”回归荣誉性本身,杜绝人才引进明码标价,真正让“帽子”回归激励个人成长、激活团队发展、激发成果生成的本意上来。

破除“唯帽子”,应打通“帽子”能上能下之道。社会以“帽子”为荣,教师以“帽子”为傲,但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加之社会形成的思维定势,不少人才称号往往一戴定终身。有的人才获取称号后醉心于快速变现,有的耽于荣耀光环止步不前,还有的沉浸在追逐多个“帽子”竞争中,却把“帽子”赋予的深化研究、人才孵化、多出成果等职责抛到一边。高校间恶意的人才争夺、水涨船高的人才引进费用等,形成不良工作生态,加之不少“帽子”是“永久牌”的,后续检查督促不够、没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反而使原本资源紧张的人才队伍建设后继乏力。不给“帽子”贴上终身制标签,才能打通能上能下通道,既引导人才努力发挥作用,也让年轻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看到希望。

解决“唯帽子”,应打破“帽子”似无却有之墙。赋予人才称号、给予政策激励、加持荣誉光环、提升丰厚待遇,是为了营造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形成人可成才、人展其才、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不能因“帽子”导致学术垄断,形成似无却有的学术或科研厚墙,阻挡他人进入。构建良好人才成长生态,必须防范因顶顶“帽子”而形成的“玻璃门”现象,打破似无却有之墙,避免因“帽子”滋生学术研究垄断特权,从机制上赋予年轻人更多机会、更好平台,提供成长进步的宽阔通道。

破除“唯帽子”并非不要“帽子”,既要肯定“帽子”本身具有的支持激励作用,也要着力解决唯“帽子”带来的负面效应。扭转“唯帽子”应破立并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培养支持促进各类人才回归正道,潜心研究,多出成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