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在恢复中促进经济更高水平均衡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11 17:01:56 责编: 武静

■ 胡 旭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一季度,安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国居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后经济恢复进程中市场主体数量总体较快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一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6.3%,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600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达到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四上企业”比2019年同期增长27.6%。受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订单排产较满、产销对接较紧密支撑,工业经济恢复进程持续加快。市场主体更是重要的创新主体,顺应并推动着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大势,把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加快转化成新产品、新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汇聚起支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促进市场主体在疫后经济复苏进程中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活力,是经济“固本培元”的根本性任务。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首要的就是面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反弹,不应产生经济已经步入常态化运行的“错觉”,而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仍然处于疫后复苏进程中,且这种恢复仍不均衡,基础仍不稳固。不均衡既体现在不同行业分化明显,更体现为各类市场主体境况的明显差异。服务业特别是部分生活性服务业短期内尚难全面恢复,而这些领域恰恰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较为集中的领域。市场需求较长时间偏淡,导致这些领域小微市场主体较难恢复元气,承受的经营压力也在持续累积。制造业虽然加快恢复,但制造业小微企业也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订单前景不明朗、盈利空间承压、融资能力受限等各种现实困难。3月份我省小微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处于荣枯线之下,显示制造业小微企业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在恢复中促进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均衡,关键是“落子”市场主体。高水平均衡首要是经济增长多点活跃、多极支撑,这就需要更加全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在当前外部环境疫情扰动因素挥之不去情势下,更好地发挥国内需求对各行各业的拉动作用,才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蓄水位”,让他们坚信各展所长就能赢得成长机会,凭借各自经营智慧和手段在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中加快成长。

释放需求“活水”,既要持续疏通堵点,对部分恢复相对较慢、市场主体普遍压力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实施专项扶持引导,从最难处着手畅通需求大循环,更应开放和创造更多应用场景,瞄准居民消费、城市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各类需求场景升级,创造性开拓增量新空间,为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新的成长机会。例如,“五一”假期部分旅游景区争相开发“文创雪糕”,甚至掀起一场全国“文创雪糕大赛”,游客、景区、企业三方获益,就是一种生动的尝试。创新永无止境,创造引导需求,恰到好处的融合与创新哪怕微小,也能迎来一片市场“新蓝海”。

市场主体既是供给主体,本身也是需求主体。高水平均衡必然要求在生产端实现供需良性需求,支撑社会层面总体供需平衡。疫情冲击之下,很多企业原本一直依赖的产业链、供应链和配套服务链条出现“断点”,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切换和重构成本,打乱了正常的生产节奏,扰乱了整个产业链体系的正常运转,“芯片荒”一定程度上正源于此。由政府、行业协会和领军企业携手绘制产业链图谱、供应链谱系,合力打通断点,才能更有效地稳住企业生产经营基本盘。生产经营成本刚性上升,更是当前各类市场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必然造成资金占用量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等影响。持续畅通融资渠道,强化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各类要素保障,对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至关重要。

更加包容的政策环境是固本培元、托举市场主体的前提和保障。在经济较快反弹、多数行业加快恢复态势下,更应对部分复苏较缓慢的行业和企业的特殊困难和需求保持高度关注,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不应轻言退出。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不转急弯,把握时度效”要求,为复苏中各类市场主体持续营造更加宽松、适宜的政策环境。不同企业难处各有不同,只有创新手段,动态性、常态化与企业“点对点”连接,在广泛收集和解决各类企业共性诉求的同时,着力化解看上去琐细,却能随时阻碍企业成长壮大的个性问题,为具体而微的市场排忧解难,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市场主体多予少取,才能持续稳定企业预期,努力以市场主体活力涌流促进经济在恢复中实现更高水平均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