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就业冲刺,政策落实还需再加力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15 08:51:52 责编: 武静

6月毕业季,就业冲刺期。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909万,总数再创新高。今年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状态,为稳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延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国家人才战略与和谐发展,关系千千万万家庭切身利益,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去年底以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促进就业创业“暖招”不断发力,从减负稳岗到政策性岗位吸纳,从力挺创新创业到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从强化职业培训到进一步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迎战“最难”就业季。进入6月求职冲刺期,更需精准施策、高效落实,全力以赴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岗位。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释放出提供更多市场化就业创业机会、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信号。各级职能部门当勇挑重担,精准施策,整合资源,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就业潜力。落细落实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稳岗扩岗等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延伸进校园、进社区,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稳步推进线下招聘、就业援助月等,着力扩大就业。

灵活就业被视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如今,知识达人在线解答、网红主播开拓渠道、外卖小哥走街串巷、“斜杠青年”风生水起,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展现青年一代追逐梦想的勇气、积极就业的韧劲。某平台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15.8%的应届生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然而,“蓄水池”要泛起涟漪,还需要政府“有形的手”有力扶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门槛、强扶持、优服务、促孵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前不久李克强总理考察宁波时,提出支持灵活就业四项政策,包括发放场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将60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拿出11.5亿元专项资金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允许网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先行参加工伤保险。真金白银的投入、灵活有效的举措、逐步完善的保障,将有效促进灵活就业。

毕业生的就业观,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发展。就业未必非要扎堆“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各地基层也是成长的重要平台,有能力、有抱负的学生到哪都能发光。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让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乡村振兴、中西部大开发都期待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并频频向高校毕业生伸出“橄榄枝”。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到地市级及以下就业比例约70%,到中西部就业比例约60%。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将带动更多有志青年到基层建功立业,在广阔天地中唱响青春之歌。

教育部门既是就业“推进器”也是“缓冲器”,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统筹推进扩大升学规模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把研究生招收计划增量更多向专业学位投放,向理工农医和师范类高校倾斜。重点向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倾斜,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区块链、家政养老等。结合产业发展、企业用工和市场需求等,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度和匹配度,让更多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面对新的就业环境,毕业生们也要全面评估自身条件,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勇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立业敬业中创造青春伟业。

■ 刘振


    相关新闻
学党史 办实事 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