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美食入非遗做好文化传承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22 08:40:26 责编: 武静

民以食为天。最近,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桂林米粉上榜的同时,还有诸如徽菜烹饪技艺、潮州菜烹饪技艺、川菜烹饪技艺等兼具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的综合性项目。

美食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并非首次。此前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上海本帮菜、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六必居酱菜、全聚德挂炉烤鸭等美食制作技艺分别上榜。美食最能抚慰人心。一碗螺蛳粉,能消除人们长途跋涉的劳顿;一份沙县小吃,可以让人停下忙碌的脚步。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在于给人心灵的慰藉。更何况,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美食,还浓缩着一方水土的味道、映照着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和一代代人的家国记忆,怎能不让人心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属性。这些风味小吃、地方美食能够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一方面因为它们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制作技艺有特色,另一方面因为它们至今依然活力四射,能紧跟时代脚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比如沙县小吃已经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带动30万人就业,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发展成为近百亿元产业。

烹饪美食讲究火候。上榜国家级非遗名录,对柳州螺蛳粉等“网红”来说,无异于在火势正旺的灶台下又添了一把火。但上榜不应成为终点,而应成为这些美食再攀高峰的起点。人民的非遗应由人民共享。“非遗美食”传承者既要主动担起责任、重视食品安全、杜绝粗制滥造,又要发挥工匠精神、精心挑选食材、提升食品品质。

美食入非遗后,更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在“特”上下功夫。小吃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其“背井离乡”时,如何在入乡随俗与保持特色间寻找平衡,考验着传承者的智慧。在“新”上多着笔。墨守成规,再美味的食物也会让人厌倦,只有不断创新,美食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面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传统“非遗美食”要主动“触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承非遗文化。最近,沙县小吃联手网络平台共建“线上非遗小吃街”,将福建省沙县“传统技艺小吃一条街”文昌街的13家非遗老字号商户搬到网上,引起反响。

小吃虽小,大有味道,服务百姓“大民生”,连接振兴地方经济“大产业”。时代在变迁,各地应挖掘更多有特色、有内涵的美食,加强保护、重视传承,让这份独特的“烟火气”长久延续,让人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 丁贤飞

    相关新闻
让“扫码消费”方便且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