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以制度创新引领人才创新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0-13 14:40:50 责编: 武静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证明,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一个领军团队足以引领世界潮流。谁拥有潜能无限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成就大业的显著优势。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这些年来,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人才发展的“玻璃门”“肠梗阻”。比如,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评价标准陈旧单一,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选拔使用新兴人才需要。人才选拔急功近利,要求科研人员每年出成果、发论文,谁还能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有的选人用人不是看能力、实绩和贡献,而是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导致应用型人才发展受到抑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引领人才创新,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各方人才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练就“伯乐相马”识才慧眼。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精准识才辨才,是争取主动、抢占先机的关键。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寻觅人才求贤若渴,识别人才如获至宝。选才要练就“慧眼”、善当“伯乐”,用才应立足长远、着力培养。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人才,本着百花齐放的开放理念,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坚持实践辨才,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值得信赖的人才识别出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从事业出发、从岗位出发、从人民需求出发,大力选拔政治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综合素质硬的人才。

筑就“凤栖梧桐”人才舞台。引人是前提,用人是关键。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好人才,让其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自身的价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注意力聚焦到“栽好梧桐树、搭好黄金台”上来,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搭建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舞台。按事找人、因事用人、对号入座,把事业需要、岗位需要与人才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特长优势有机结合,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确保人岗相宜、人尽其才。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在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为人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放心选择落地。把园区集聚和项目建设作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使各类人才创业有目标、发展有机会、付出有回报,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激发“不拘一格”用才胆识。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优秀人才正如“千里马”“参天松”,赛场越宽阔、“马力”越强劲,舞台越宽广、成就越非凡。积极给人才放权,为人才松绑,赋予人才更大决定权、支配权、调度权,让人才从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活动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精力更多投入到做学问、搞研究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大刀阔斧推动双创容错免责机制有效运行,打破人才“不敢与不能”的顾虑,在制度允许范围内给人才足够空间和权力,允许试错、包容犯错、大胆容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程度激发人才潜力和创新动力。

用好“多把尺子”评价体系。人才是丰富多样的,有学术型也有应用型,有创新型也有守规型,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尽相同。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最近热议的职称制度改革,把一批发展态势好、从业规模大的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受到欢迎。进一步突破评价藩篱,打破“四唯”的“清规戒律”,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注重引入同行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让企业在人才评价上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充分激发企业引才育才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关心关爱,对干得好的人才真激励、真兑现,让“多把尺子”真正成为引领各类人才成长的风向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直挂云帆济沧海。

■ 刘 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