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高薪聘师莫入“唯名校”误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1-09 09:01:06 责编: 武静

近日,西部城市鄂尔多斯的一则高薪招聘公告冲上热搜。该市两所中小学开出60万元年薪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同时也给清北毕业生之外的应聘合格者以优厚待遇。

近年来,一线城市知名中小学高薪招聘名校毕业生新闻不断,逐渐被人们理解接受。但此次鄂尔多斯招聘举措仍引来热议,原因是其“指名道姓”招聘清北毕业生。有人赞誉,肯定其重视基础教育、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决心,以及力求通过教育改变过去粗放式发展方式的积极姿态。也有人质疑,鄂尔多斯此次招聘虽并未排除其他学校毕业生,但以清北毕业为特别优厚待遇的前提,难免引发公众对“唯名校”“唯学历”招人导向的担忧。

就在11月2日,人社部网站发布通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应体现技能为本而非学校、学历为本的用人导向。舍得花高薪招聘优秀人才值得鼓励,但不能将重视教育的理念扭曲成现实中的“唯学历”“唯名校”。评价人才,不能只看学历这一个指标,应把实际的岗位表现纳入考量视野,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否则,仅仅因为一纸学历就能拿到远远高于普通教师的薪资,对扎根于此的普通教师和其他学校毕业生来说是否公平?更何况,教育是整体工程,不是靠几个名师“包打天下”,如果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待遇而片面厚待清北毕业生,并不利于优化教育生态。

“名校毕业生”与“名师”不能简单划等号。清北等名校毕业生虽是学业上的成功者,但投身基础教育未必人人合适。履历不应成为教师录用的唯一标准,还需经过必要的资格考试、心理测试、备课说课等诸多环节,把对教育有理想、对教书有定力、对学生有爱心的人选进教师队伍。进一步说,不仅要关注如何引进人才,更要思考人才引进之后怎么用。引进的人才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如何创造激发人才潜能之宽容、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这是关乎人才战略实际效力的关键一环。名校毕业生虽有相关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前沿性等优势,也有教学经验、方法等不足的劣势。如何创造条件扬长避短用好人才,让名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成长为名师,这是对当地教育的长期考验。

在愈演愈烈的“人才大战”中,中西部城市在城市环境、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但也要看到,这些地方各项事业有待发展提升的潜能、人才资源不足的现实,恰恰可以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因此,“筑巢引凤”所筑之“巢”,除了表现为优厚薪资待遇、提供住房、高额安家费等“硬条件”,也要在用好人才、成就人才的“软环境”上下足功夫。如此,优秀人才方能“引得进”,更能“留得住”。

■ 张 朋


    相关新闻
快递旺季也应是“安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