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吃播”应传递正确价值观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2-28 09:13:31 责编: 武静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严格食品浪费相关信息监管,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近年来,“吃播”(面对镜头展示吃喝过程)行为频频引发争议。“吃播”人员动辄吞下远超常人食量的食品,通过夸张举动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赚取眼球。过量饮食极易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今年3月,一名拥有260万粉丝的29岁“吃播”博主突然去世,其超百公斤体重、大吃大喝的“工作”被认为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吃播”博主投机取巧,利用画面剪辑、催吐、假吃等手段打造“大胃王”人设,拍摄结束后将大量食材直接丢弃,造成食品浪费。《方案》对“大胃王”等行为一票否决,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风气,为“吃播”行业乱象敲响警钟。

规范行业秩序,不能仅靠制作者自律。“吃播”内容收视率与点击率同收益挂钩,只要有利可图,部分制作者便不择手段求关注。监管部门应开展日常监督巡查,定期审核各平台渠道是否存在违规内容,对纵容不良信息传播行为采取罚款、通报批评或停播整顿等措施。强化信息溯源,既要及时遏制违规内容传播,也应追责违规账号主体,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建立违规人员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者,应禁止其发布“吃播”类内容,防止其“换号复活”“跨界重生”。加大违规成本,让不良“吃播”内容“无利可图”,打消制作者侥幸心理。

遏制不良“吃播”风气蔓延,需要平台落实管理责任。电视、广播等媒体应把好内容关,拒绝“大胃王”类节目制作,宣传食品浪费危害性。网络平台应明确告知“吃播”内容创作“红线”,从源头遏制不良内容产生。持续优化“人工+AI算法”审核机制,一经发现不良“吃播”内容传播,立即限流或强制下线,协助监管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强化媒体合作,推送趣味性强、质量高的融媒体作品,开展反食品浪费政策解读和法律宣传,积极反馈线索,让不良信息陷入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

“吃播”不应走向暴饮暴食的极端。《舌尖上的中国》在拍摄人们享用美食场景时,“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去向,不忘昨日来处”的旁白唤起人们对食物的尊重。我国拥有几千年美食传承,美食是一座等待被唤醒的“文化宝库”。鼓励更多有才华的创作者脱颖而出,通过镜头介绍传统美食,科普美食背后的人文典故,让“吃播”提升公众品位、增强文化自信,打通助力乡村振兴、推广传统美食的“复兴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讲好中国美食故事,传递健康饮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梅 麟


    相关新闻
畅通供需两端 精准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