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化解过年焦虑,方子在“文化反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1-25 09:16:26 责编: 武静

春节将至,不少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一边购买年货准备回家团圆,一边在网上热火朝天讨论“反催婚策略”“应付亲戚宝典”。想回家又怕回家,想过年又不想遵从旧习俗,想得到关心又不想被管束,不少年轻人产生“过年焦虑”。

离开“散若满天星”的大城市,回到“聚如一团火”的家乡,以团聚为主题的春节,不仅是异乡打拼的游子回家的日子,也是不同社会文化、个人观念骤然碰撞的时刻。年轻人回家,是回到温暖的家庭和成长的家乡,在爱与温情中抚慰身心,一解乡愁。但必须承认,故乡并不仅仅是泥土的芬芳和温暖的话语。因为地域、职业、视野的不同造成的观念隔阂,给两代人相处带来不少困扰。即使是年夜饭在哪儿吃、咸淡如何,彼此都有不同看法,更何况择业、婚恋这些受城乡文化影响更大的方面。有差距和隔阂很正常,关键是怎样积极面对。

面对“每逢佳节被催婚”,有的年轻人在网上组成“反催婚互助组”,招架父母的催婚攻势。有人面对亲戚诸如结婚了没有、生了几个娃、工资多少之类的刨根问底,或转换话题、或横眉冷对。也有人虽然不认同长辈的管教,但又渴望得到家庭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表面上听话顺从,内心里委委屈屈。但矛盾之中,也不乏一些新现象:有的年轻人给父母买新手机,给家里购置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教父母使用智能产品的同时,也将现代生活理念传递给他们。父母不一定能很快接受这些新理念,但肯定能感受到孩子的爱,以及时代发展的进步。

借由新年货现象,年轻人不妨思考怎样更好应对“过年焦虑”。城乡文化、代际差异确实存在,但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面,而是可以相互滋养、融合转化。时代的接力棒总要传到年轻人手中,家庭的“掌控权”也会发生微妙变化,只是在交接过程中,是以对抗的姿态还是融合的方式,值得细细考量。倘若正面“硬刚”,恐怕不仅不能缓解焦虑,还会放大焦虑。如果心怀诚意、注重方法,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为春节注入新的内涵。

化解过年焦虑的方子在“文化反哺”。这种“文化反哺”不仅是给父母送新年货、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帮助父母赶上时代潮流、也意味着年轻人更有担当。第一次掌勺年夜饭,顺便普及健康饮食的知识;第一次给小朋友发红包,聊聊红包变迁的科技含量;说服父母报个老年大学,把他们的关注点从“催婚催生”转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归根到底,过年回家是血脉相连的情感需求,没必要为坚持个性而影响亲情。以建设性的方式沟通,在释放善意的同时引领观念转变,由年轻人烹制的这道“文化年夜饭”会更加滋味丰厚。

滚滚向前的城镇化大潮下,很多年轻人都奔向城市追寻梦想。珍惜来自故乡故人的脉脉温情,同时努力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融合体验,既汲取乡土的文化营养,也给乡土文化带去时代气息,彼此共享温情,年轻人的“过年焦虑”就会转化为“过年自信”。

■ 刘 振


    相关新闻
树立“俯身求知”选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