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农村家电更新要因地制宜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3-22 08:52:39 责编: 武静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2008年,一场家电下乡,快速推进农村家电普及。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12月到2012年11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3亿台,实现销售额7071亿元。眼下,距离上一轮家电下乡活动结束已近10年,大部分农村家电产品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此时国家提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是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的应有之义。同时,上一轮家电下乡活动的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如今农村居民消费已经从消费品类的扩展逐步转向消费品质的提升,从主要解决“有没有”问题日益转变为实现“好不好”的诉求。此外,家电更新是消费升级下的必然之举,也是行业新的增长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下沉市场中的家电规模达到2775亿元,占比为31.5%,同比增长8.9%,增幅远高于整体市场。切实稳定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

农村居民有消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有需要,政策上就要“铺路架桥”,及时打通堵点、消除难点,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家电更新。新时代的“家电更新”与10多年前的“家电下乡”已有很大区别,其中既有市场需求、产品细分的转变,也有品牌服务、附加价值等方面的转变。从“家电下乡”到“家电更新”,要求企业产品、地方配套、政府监管等都要及时跟上,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家电更新。

企业要及时升级产品、优化服务,更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当前,乡村消费市场已不再简单是城市消费体系梯级辐射的对象,呈现出有别于城市消费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需求。家电更新过程中,相关企业要把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耗的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开发适应乡村消费特点和需求的下乡产品,并做好售后保障服务。同时,避免乡村成为消化库存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的“泄洪区”,否则,就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初衷不符。

地方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如今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购买产品渠道,都与10多年前不同,这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乡村网络能否及时跟上智能家电的更新,选择网购的村民能不能及时收到商品并实现上门安装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提升农村居民家电升级积极性,把消费潜力变为实际需求。

监管也要及时跟上,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一方面要加强对下乡产品质量、宣传推介、售后服务全流程全周期全链条监管,开辟下乡产品专门投诉通道,加强乡村消费者特别是弱势消费群体权益保护;另一方面,杜绝在领取补贴上或明或暗的各种前置条件,维护公平透明竞争秩序。

■ 何 珂


    相关新闻
先立后破,走稳“双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