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促进网络精神家园天朗气清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3-29 08:50:28 责编: 武静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指出,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持续进行,聚焦10个方面重点任务,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信息内容乱象,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

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损害人民利益。近年来,从遏制直播乱象到整治不良动漫,从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到打击流量造假,从个人信息保护到算法治理,整治网络乱象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歇。尤其2021年“清朗”行动打出一套有力“组合拳”,全年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事实证明,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作风,以实招真招硬招进行治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网络空间并非不能实现。

但也必须清醒看到,网络空间治理艰难复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些网络乱象很容易反弹回潮,一些顽瘴痼疾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又不断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决不能有歇歇脚、松松劲的思想,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行动,持续将网络空间治理推向深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紧盯重点,擂起“重锤响鼓”。整治沉疴乱象,要用“重锤响鼓”。“重锤响鼓”擂在关键点上,方能声震四方、以儆效尤。例如,网络暴力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利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泄露个人隐私者有之,打着正义旗号对他人嘲讽谩骂者有之,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更践踏了法律红线。今年初开展的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网络暴力、散播谣言”,众多网络平台升级预防网暴能力,集中整治不当私信和不当评论。及时响应、果断行动,惩治一起、震慑一批,对网络暴力亮出了红牌、划明了红线。紧盯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回应网民关切,在顽瘴痼疾处施药,方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治理深入推进。

压实责任,筑牢“坚实堤坝”。社交、购物、直播等各类平台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在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种种网络乱象犹如蚕食理性与秩序的洪水猛兽,那么平台理应成为一道道守护家园的坚实堤坝。尤其在算法深度嵌入平台经济的今天,治理大数据“杀熟”、App“偷听”、低俗化推荐等算法滥用情况,平台责无旁贷。最近,抖音、微信、淘宝等多款App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不失为平台主动整改的有效举措。事实上,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平台不会被流量绑架,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握主体责任内涵、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账号规范管理、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唯有平台立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网络家园才能风清气正,网络平台才能做大做强。

协同作战,治理“合纵连横”。营造网络清朗空间,责任、监管、法治、良知,缺一不可。要善于唤醒各方社会责任,“合纵连横”组团作战,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立法上,随着一系列法律条文的精细化修订,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直播带货卖假等行为惩戒力度,显示国家层面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心。执法上,近期最高法公布一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社死非小事”“小案不小看”,以法治利剑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监管上,更加突出网民关切、突出对症下药、突出效果导向,与时俱进补齐管理短板,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对亿万网民而言,要主动参与治理进程,不传谣、不信谣,理性上网、文明上网,积极传递正能量。

破立并举,充盈“精神家园”。从更广阔视野观察,网络空间治理既是社会治理课题,也是道德文明工程。互联网阵地上正能量充沛,负能量的空间就会被压减。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络道德实践,是破立并举、标本兼治之策。开展“中国好人”网上评议,有效弘扬网络文明。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营造健康“饭圈”文化。推进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网络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网络文明也需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广泛凝聚向上向善的社会共识,才能让正能量更加充沛、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作风整治网络乱象,不仅是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打造良好网络生态的需要,也是促进互联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安全发展相统一,让互联网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网络空间在有效治理下向上向善,亿万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就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刘 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