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让城市“微更新”更有温度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4-19 08:32:14 责编: 武静

给手机充电、提供无线网络、发布多媒体信息……近日,北京街头公用电话亭将升级“重启”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电话亭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随着技术进步和手机普及,公用电话亭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但这道“昔日风景”是去是留,并非简单的选择。不拆,线路老化、话机陈旧、外观破损、亭体贴满小广告,甚至成为碍事的路障。拆了,拆除的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也带走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在住宅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公用电话方便了群众的通信之需。如今,人们看到电话亭,仿佛穿越漫长时光,重温电话那头的情感和故事。

网络时代,电话亭化身充电站、Wi-Fi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从曾经的应急电话到现在的便民服务平台,将落后的公共设施与最新的市民需求相结合,实现“新”与“旧”的和谐共生。从“大拆大建”到“应留尽留”,保留时代记忆,点缀城市景观,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契合城市更新的应有之义。在大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当下,北京以“微更新”解决“小难题”,带给人们不少启示。

“微更新”应“细琢磨”。“一刀切”拆除电话亭很简单,改头换面、另作他用却要费不少脑筋。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只盯着大工程、大项目,却忽视了小细节、小漏洞。其实,“小难题”背后是“大民生”。如何保持道路平整、如何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如何修复老城外墙,越是小方面,越是群众心之所系,越能体现城市治理水平。让“微更新”成为常态的前提是城市规划到位、管理精细化,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擦亮眼睛,从城市的“小伤疤”入手,在微观层面、微小空间、细小尺度上下足“绣花功夫”,用一个个“微更新”传递为民服务的大情怀。

“微更新”需“内提升”。“变身”后的电话亭不只有便民服务,也是城市文化符号。从不少地方实践看,“微更新”的意义早已超越城市空间外观的简单修补,而拓展到内在品质的逐步提升上。如北京在老城胡同进行社区营造实验,上海提出“街道是可漫步的、建筑是可阅读的、城市是有温度的”。空间改造本身不是目的,如何放大其功能和精神才是归宿。“微更新”更多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需求,就能最大程度还原城市底蕴和文脉,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居民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纯粹体验。

“微更新”当“有节奏”。北京电话亭改造并非一次到位,而是先试点再根据效果择机推广。一些占道、存在安全隐患、确实无法改造的,将被彻底拆除。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正是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微更新”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看似小修小补,实则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建设与环保、历史与现代等多方关系,看似进程缓慢,实则有计划、有节奏,循序渐进,最终水到渠成。只有打开格局和眼界,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兼顾效率与特色,减少遗憾和浪费,“微更新”才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才能酝酿出浓郁、独特的城市味道。

说到底,“微更新”要以人为本。建筑是功能的载体,而功能是为人服务的。多考量日常所需,多倾听群众心声,多探索创新路径,以“微更新”解决“小难题”,以“小而美”升级幸福感,让城市更新如故、更有温度。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信访工作重在“四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