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争上“外榜”,不如修炼“内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5-10 09:00:53 责编:

近日,南京大学明确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高校公开对国际排名说“不”,引发热议。有关人士认为,这释放出高校拒绝追逐不合理的排名指标、回归教学育人本质的明显信号。

应当看到,国际排名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对高校成长和提升有一定激励作用。但近年来,良莠不齐轮番轰炸的各类国际榜单、简单的衡量指标、存在漏洞的评价规则,负面作用不断显现。“洋榜单”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由于文化背景有别、教育制度不同,其量化标准未必适合中国高校,难以真实反映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之受制于商业运作,有的排行榜可信度存疑。倘若高校教学和科研指标围着“洋榜单”打转,形成功利化办学氛围,无疑有舍本逐末之嫌。

国际排名只能作为国内高校办学的“参照线”,而不应成为“指挥棒”。事实上,拒绝国际排名的不只是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学排行榜公司提供数据。2021年,兰州大学主动退出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必须明确的是,国内多所高校“去国际排名”,并非要与国外优秀高校“脱钩”,而是抛开一些不科学、不必要的考核指标,根据中国国情,回归教书育人、研究学问的根本,心无旁骛修炼“内功”,建设好自身的核心能力。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主线。创办一流大学必须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摒弃“虚名”、不做“虚功”,专注修炼“内功”,追求“实至名归”。高校学科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生产力、培养人才资源、增强创新动力更好结合起来。首先,学科设置不必追求“大而全”,而要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找准办学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不盲目跟风、不来回折腾。其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在相关学科领域推深做实,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发展大局。

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教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高校片面追逐“洋榜单”看重的指标,教师就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偏离办学初心。不将国际排名作为“指挥棒”,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才能形成更适合本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人才生态环境。同时,“去国际排名”也有利于高校“引育并举”,支持本土优秀人才成长,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增强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

放眼世界、学习借鉴十分必要,但争上“外榜”,不如修炼“内功”。中国高校应扎根中国大地,遵循办学规律、聚焦内涵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办出中国特色。从这个角度说,高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借鉴国际排名,应探索建立更科学、合理、“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加快建设一流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 徐 海


    相关新闻
告官要见官 出庭要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