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倒挂”何妨成“佳话”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5-17 10:24:31 责编: 武静

近日,一则“中专生给硕士研究生当师傅”的新闻引发热议。

浙江衢州硕士毕业的31岁中专教师祝太富,拜中专毕业的28岁车工高级技师周冬兴为师,学习各种实操技能。据报道,周冬兴虽然年轻却技艺精湛,曾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百优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

硕士生拜中专生为师,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倒挂”,学历高者自降身价,所以才成为新闻。但从术业有专攻角度看,这种“倒挂”也是正常现象。学历高者有较强学习能力、掌握较多理论知识,但未必具有更强的技术技能和实践经验。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筛选功能,但技能才是决定人才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况且拜师学艺应以术业为上,不管地位如何亦不论年龄大小。报道中,祝太富说“给周师傅做学徒,我很坦然,多进工厂实操,才能更好地教学生”,说明他诚心拜师,并不认为此举是“倒挂”。

“倒挂”其实是正常之举,反映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精业务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高技能人才尤其抢手。现实中,大学生就业难与工厂招工难现象并存,也是劳动力市场对技能需求的直观反映。在各种技能大赛中,众多能工巧匠展示绝活,令人赞叹,这些都说明当技术工人也能人生出彩,高技能人才广受欢迎。

另一方面,这则新闻引发热议,也折射出职业教育存在的痛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技能工作有“天花板”仍是不少人的偏见,选人用人“唯学历”、职校生成长遇到“瓶颈”问题仍在。令人欣慰的是,为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政策不断发力,改革不断破冰。5月1日起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有助于打破社会偏见,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真正“热起来”“香起来”,需要法律的有力托举,更需要职业教育本身在提质培优上做足文章。有句话说得好,职业教育“有为才有位”,“有为”的重要途径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职业教育法强调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办学主体作用,引导和扶持企业深度参与高质量职业教育。现实中,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学校让专业扎根产业、让课程围绕市场、把课堂搬进车间,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实际上,“中专生给硕士生当师傅”并非特例,正是当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举措之一。实践证明,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代际跃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就能迸发更多生机活力,培养出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人人出彩,技能强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创造更多圆梦舞台。在杭州,20名外卖骑手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等优惠政策;在广州,27年工龄高级技师评上高级工程师,“90后”汽车装配工获评助理工程师……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出改革措施,提升技术工人“职业含金量”,让技能人才更有获得感。有理由相信,不仅仅是周冬兴因为一则新闻迎来“高光时刻”,而且我国技能人才整体上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勇于改革创新,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制造强国才未来可期。不久的将来,“中专生给硕士生当师傅”不再是“倒挂”,而是一段段“佳话”。

■ 刘 振


    相关新闻
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