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思政课亟需“智慧”赋能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5-24 08:31:52 责编: 武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首先来到立德楼,走进智慧教室,同青年学生一起就座,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做法表示肯定,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信息化时代,思政课亟需“智慧”赋能。

打造智慧教育新平台。当代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适应当代青少年新需求,思政课亟需改革创新,通过数字化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推进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智慧教育新平台,拓展供给渠道,借助数字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形式,以几何级倍增思政课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借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经验,深入推进“大思政课”资源建设,汇集海量文献资源、电子图书、索引数据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案、课件、讲义、案例等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的思政课“超市”,打通数据信息壁垒,推动数字资源集中共享,形成全面覆盖、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思政课数据共享大平台。以云端共享、云传播等形式促进思政课堂教学跨学校、跨地区协调联动,共享名师、名家、名课等优质资源,开展联学联讲联研、教学展示观摩,打造思政“金课”,哺育莘莘学子。

完善智慧教学新供给。思政课应及时关注热点、打通堵点、找准学生兴趣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在答疑解惑中正本清源。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移动直播、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技术,搭建融交互性于一体的虚拟教学体验场景,实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无缝衔接,延展思政课学习空间,构建教师全场域教学、学生全场域学习的新型教学共同体。如通过现场连线,方便学生与课堂外名师对话、与模范交流、与前沿接轨,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综合、联动、对比分析,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以及学生思想倾向、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以智慧教学规范教学运行、提高教学质量,让“停课不停学”落实落细。

用好智慧思维“新配方”。思政课较之于其他课程,更需要方法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政课就是方法之课”。近年来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配方”陈旧。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要用好互联网思维,以“智慧”思维更新思政“配方”。思政课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至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思政课就要紧跟到哪里。从教师“照着讲”“端着讲”“绕着讲”转变到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翻转课堂,从侧重评价教师“教得好坏”、转变到评价学生“学得如何”。注重多维结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教学任务,促进理论实践相结合、育德育心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讲授知识、解读政策,又回应困惑、析理明道,延伸拓展教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 艾 敏


    相关新闻
常态精准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