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放心消费才能扩大消费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6-07 08:32:13 责编: 武静

近日,各电商平台“618”年中大促活动相继拉开帷幕。天猫“跨店每满300减50”、京东“跨店每满299减50”,这样的促销力度可能是历年来最大,但没曾想电商“开门红”还没到,往年预售价格“先涨再降”的套路又出现了,“同款商品‘618’跳涨1500”的话题登上热搜榜。

作为上半年网络零售最重要的集中促销活动,“618”促销进入第19年,平台新玩法层出不穷,品牌商家不断增加。尤其今年,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不畅、商家库存压力加大、线下零售受阻、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对商家来说,亟需借“618”契机“回血”自救、拓展经营。对平台来说,需要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点亮财报、提振士气。就消费者而言,虽然更加务实理性,但以低价集中采购的需求依然存在。应该说,能否把握住“618”这个重要节点,提振社会消费、为中小商家纾困解难、让消费者真正得实惠,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加大补贴力度,平台相继公布商家扶持举措,都是为了进一步激发潜在消费需求,辅助加码“618”促销。但“先涨后降”的套路、愈发复杂的优惠规则,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虽然商家在供应链和生产端双重压力下,承担不起太多的让利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借此机会对消费者玩套路。无论是“喊得最猛降得不猛”,还是“线上线下同款不同质”,这样的营销方式都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一年又一年,在和商家“斗智斗勇”过程中,消费者的囤货热情迟早被耗尽。倘若优惠力度遭到广泛质疑,消费者信任难以修补,促销活动何以持续、社会消费如何提振?

放心消费才能扩大消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促销价格应以本次促销活动前7日内最低成交价格为基准。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经营者在进行价格比较、折价、减价等活动时的具体要求,列举了予以禁止的典型价格欺诈行为,强调在认定价格欺诈行为时应将当事人的主观恶意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并对网络交易经营者的标价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在这场关乎平台商家业绩和经济“回血”的战斗中,必须捍卫消费信心,以完善的制度、有力的监督,杜绝虚假促销、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老问题,坚决对违法违规行为“亮剑”。

商家能否依靠“618”逆转,需要消费者来投票。瞄准大促销发力,但不能跑偏方向。“声量”不用大、优惠要务实,“姿态”不用高、服务要优质,产能不能断、质量要保证,“玩法”不用多、体验要跟上。另一方面,平台的知名度、信誉和口碑也是重要的消费因素。倘若消费者总在同一家平台“吃暗亏”,平台生意不可能长久。为了让用户放心、避免出现让人膈应的价差问题,一些平台推出“一键价保”功能,帮助用户对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价格监控,并自动退还差额。一些平台不断开发新技术,精简维权流程,守护消费者的钱包。好的用户体验从贴心服务出发,平台作出的种种努力,都是基于提升至关重要的消费者信心以及维护可持续的长远生意。

振消费、增信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疫情之下,商业持续稳定经营,是共同关切。“618”促销不是流量尽头的狂欢,而应是各方提振信心的应对。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稳定畅通,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消费者、平台、商家三方共赢,才能让消费“马车”跑得更欢、经济发展动能更足。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以“强制报告”照亮“隐秘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