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少些“群里吼” 多些实地走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6-28 08:46:45 责编: 武静

《半月谈》近日报道,在北方某县,一个400多户籍人口的村子常住人口只有80人,60岁以上人口占七成多。如今,基层干部普遍开启“线上群众工作”,方便与外出务工人员加强联系。但有的基层干部逐渐产生“路径依赖”和“治理惰性”,以电话联络、微信群聊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进村入户。

这是基层干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一个缩影。实事求是看,除部分群众常年不在家外,这一现象背后还有其他客观原因:一是,尽管基层减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地方考核任务重、“留痕留印”多,基层干部人员不足、分身乏术;二是,不少乡村偏远,加上油价高、补贴低,基层干部不愿自费开私车办公事;三是,群众意见大、投诉多,基层干部考核指标中“群众满意度”占比却很高,有的地方问责一刀切,导致基层干部面对群众习惯往后缩,陷入“不想为”“不敢为”状态。

客观原因之外,“逃离基层”的主观原因应引起重视。有的基层干部习惯眼睛向上看,面对群众诉求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比如,一些地方抗疫工作中“层层加码”,导致司机下不了高速、农民进不了田地。有的基层干部虽然走入了群众家门,却没走进群众“心门”,布置工作草草了事,传达精神走走过场。还有的“本领恐慌”,对政策掌握不足、对基层了解不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与群众当面沟通。

“面对面”才能“心贴心”。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提升,互联网成为新的实践场,虽然基层干部利用政务App、微信群传递信息更便捷,但缺乏现场调研,容易对实际情况产生误判。更何况,一些农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往往被忽视。人们常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无论何时,当面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基层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方法,也是与群众增进感情的有效途径。认为仅靠发几条信息、打几个电话就能做好群众工作,显然低估了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破除干群之间“玻璃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心、知情,服务好群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层实践中,上级只有任务布置成本,下级则面临完成任务成本。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无用材料中解放出来,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一线走访为民办实事。这也是想方设法为基层减负的目的所在。向基层放权赋能、精准减负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加码式减负”、文山会海反弹回潮,导致劳“干”伤财,最终形成庸政懒政。

与基层减负相配套,需要完善考核机制。无论是只求“对上负责”、把“领导满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还是没有调查不问是非的滥问责,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一方面,考核重点应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和结构改善上,落脚到民生、环境和社会发展上,多听听群众意见。另一方面,厘清任务指标,规范考核评比,避免单一评判依据,科学使用“痕迹管理”,严格慎用“一票否决”,避免问责一刀切。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既让实干者得实惠、又向不为者亮剑,才能给基层干部更多激励,引导他们主动走进群众家门,做好群众工作。

乡村振兴离不开群众智慧。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真心系在群众身上、能力用在服务提升上,制定的举措才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政策执行才不跑偏、不走样。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干部端正心态,创新工作方法,缩小自身能力与时代发展、工作需要之间差距,以新思路、新视野、新办法减少本领恐慌,少些“群里吼”、多些“实地走”,才能贴近群众、服务好群众,赢得群众信任。

基层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充分发挥“键对键”传递信息便捷高效作用的同时,始终重视“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交心,平衡好治理效率与治理温度之间的关系,让服务越来越深入、工作更实更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高。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让徽厨创造滋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