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期待博物馆“越夜越精彩”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7-26 08:56:30 责编: 武静

夜经济不能只有烟火气,还要有文化味。

《光明日报》报道,近期一些博物馆纷纷试行夜间开放、延时开放。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试营业一个多月,前往体验的观众超过2万人。北京地区博物馆将开展延时开放等活动,点亮暑期“夜京城”。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夜间部分时段开放,为夜游江滩增添文化气息。

夜经济蓬勃发展,除餐厅、电影院等热闹的消费场所,是否还有一块静谧之地让人充分享受文化滋养?夜间开放的博物馆,就是个不错选择。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所大学校。过去,博物馆通常仅在白天开放,每日可接待人数有限,部分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无法充分满足公众需求。如果博物馆能够夜间开放,无疑给城市夜生活增添亮点,不但给人们提供更多亲近文化资源的机会,也将有效助力文旅产业复苏。但据相关报道,“24小时博物馆”在国内尚属首创,有些博物馆只是短期延时开放、夜间开放,夜间营业常态化的博物馆仍不多。

博物馆夜间开放受到公众期许,但实施起来并不简单。很多场馆配套措施不到位,不具备夜间开放条件。比如有的博物馆以古代建筑为主体,大规模铺设照明设备可能损伤建筑结构,增加安全隐患。有的博物馆距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无法吸引游客夜间造访。有的博物馆拥有较多国宝级藏品,夜间开放给安保工作带来复杂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职能部门应与馆方充分沟通,详细了解场馆设施状况,加大财政资源投入,助力博物馆加快补齐硬件短板,打造适宜夜间开放的馆内环境。鼓励有条件地方通过延长地铁营运时间、开设专线公交、安排出租车定点接客等形式,让游客夜间参观更加便捷安心。增加夜间馆内巡查频次,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纠正游客不良违规行为,确保夜间参观平稳有序。

博物馆如果缺乏高质量展览和活动,即使24小时“敞开大门”也难以吸引更多人前往,只能是损耗资源。挑选哪些优质文化产品支撑夜场,如何保证夜场“精彩不打烊”,既考验博物馆专业水平与馆藏底蕴,也体现审美眼光和艺术能力。例如,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坚持以科教活动为主、讲解为辅,为游客准备趣味十足的主题科普内容,周末夜场屡屡被家长和孩子包场。辛亥革命博物院夜晚推出历史展览、社交研学、文创市集、艺术演出等活动,带领游客穿越百年,品味震撼人心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不妨结合自身情况,鼓励工作人员集思广益,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探索如何将馆内资源与夜间氛围有机融合,创新模式,为参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博物馆“搞活”夜场,离不开自身探索创新,更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博物馆在晚间开放,无论时间长短,都反映其所在城市的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比如夜间安保难度高于白天,要求参观者严格遵守博物馆各项规定,自觉维护展品安全,创造有序参观环境。再如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暑期一票难求,为配合限流措施,保证观展质量,有人耐心排队,有人凌晨前去,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和路线,既能享受文化大餐也能培养文明习惯。

晚间也开放,“越夜越精彩”。期待更多博物馆延时开放、夜间开放,在炎炎夏日为观众开启一场美好的“博物馆奇妙夜”,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博物馆成为城市夜生活的文化新地标。

■ 梅 麟


    相关新闻
以短视频助力古诗词曲高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