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补短板让全民健身更“燃”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8-02 08:30:31 责编: 武静

近日,2022年合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精彩开赛。宽敞的室内赛场上,200多名乒乓球爱好者捉对厮杀,挥汗如雨,小小白球迅疾来回,快如闪电,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一道亮丽风景线。

群众性体育赛事蓬勃发展,是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体现。新体育、新风尚,今年合肥市全运会可谓“升级版”:足球、篮球等传统赛事“稳坐江山”,轮滑、桨板等新兴项目“后来居上”,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一呼百应”,冰壶、滑雪等冰雪运动“小众而美”。从7月到9月,周周有赛事,月月都精彩,普通人也能成为大型赛事主角,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

全运会赛事“升级”背后,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断“上新”。放眼江淮大地,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体育社会组织活力迸发,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越来越多,一幅“我运动,我快乐”的时代画卷徐徐铺展。但是随着群众健身需求“水涨船高”,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暴露出来。比如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全国排第17位,现有住宅小区中未配健身设施的占44%,“去哪健身”“怎么健身”成了新问题。为满足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突出群众普遍受益,暖民心行动将“快乐健身”纳入其中,以切实举措推动全民健身“燃”起来。

因地制宜,健身设施补短板。健身去哪儿?群众所想所盼,就是做好体育公共服务的突破口。落实“快乐健身”行动,要着重补短板,重点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地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打造遍布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打通服务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合肥市新建、改扩建公园健身设施,体育公园可因地制宜建造健身步道、水上运动设施等;铜陵市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地、小公园等“金角银边”,建起家门口的“百姓健身房”。聚焦“小区内”,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聚焦“小区外”,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聚焦“城市中”,激发市场盘活资源,通过加大布点、优化布局、开放共享等方式,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更多去处。

百花齐放,探索差异化健身路径。健身怎么练?既是个人兴趣爱好,也与地域特色紧密相关。山水之地适合发展户外运动,城市马拉松方兴未艾,有的“乡村篮球赛”成为地方健身品牌,疫情期间线上健身异军突起。结合当地人文传统、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探索差异化全民健身发展路径,是各地发力方向。在亳州,华佗五禽戏传人陈静创编校园五禽戏,成为亳州大中小学校的课间操。在芜湖,第六届全运会徒步大会在繁昌慢谷旅游度假区举行,运动赏景两不误。既传承传统又创新融合,地方健身品牌活动各具特色,群众性赛事百花齐放,全民健身“大花园”更加五彩缤纷。

体卫结合,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健身如何不伤身?俗话说,运动是最好的医生,但过度运动、盲目健身,可能没治病反添病。要从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就需要科学健身理念指导。炎炎夏日,运动时如何防中暑?冰雪项目,开展时如何防受伤?群众在科学健身上有更多需求,职能部门要把科学健身理念和方法送到群众身边。“快乐健身”行动中,阜阳市各体育协会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体育爱好者进行线上线下指导培训。合肥市包河区将一些老旧健身场地升级为智慧健身驿站,智慧健身器械能让锻炼者实时掌握健身效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健身文化,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合理健身、快乐健身,才能真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指数。

全民健身事关人人福祉。对个人而言,它是最实惠的健康投资;对社会来说,它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务。以暖民心行动为抓手,推动全民健身“燃”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建设一个更加筋骨强壮、意气风发的安徽。

■ 刘 振


    相关新闻
让“明白账”成就“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