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橙周刊·大家写凤阳】何立伟:凤阳来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8-12-07 14:55:54 责编: 徐文娟
何立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小城无故事》《亲爱的日子》等十余部小说、散文集,作品《白色鸟》曾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居长沙。


从合肥往凤阳驱车也就两小时左右。窗外秋日的景致同天气皆很清朗。

去看县博物馆。我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正门里的大理石石础,二米多的边长,四四方方,中间是一截黯红的廊柱,据说比故宫的石础还要大很多。这是从朱元璋的明故中都发掘出来的。博物馆里的内容,多半也与这位明太祖有关。

凤阳这地方在历史上最让人记住的,就是出了朱皇帝。他在此出生,出家,后来打了天下一度还想建都凤阳。他兴了中都城,城周六十一里,开九门,十八水关,城内有禁苑、皇城两道城墙。宏大的规模里建有中央政府机构的衙署。后不知缘何,忽然中途作罢,闲置到今日,遂成遗址。帝王干什么皆由着性子,是丝毫不顾民生耗费的。有人告诉我,可能是朱太祖听了刘伯温说,凤阳地理风水皆不宜做皇城,才最后决定都城改为南京的。想当年若真是定都凤阳,那么凤阳必定不是今日之凤阳了。由此观之,历史有时候也是由拍脑袋决定的。

看了博物馆里的朱元璋像,总觉得不像。我以为电影《邪不压正》里,廖凡看到的那张朱元璋的画像便要认祖归宗的才真是像,他就应当那么丑,并且丑得有异相。博物馆里的太祖像,皆无异相。无异相者不足以平天下。

中午吃的自然是凤阳本地的食物,我喜欢吃凤阳的臭鳜鱼,真是臭得恰到好处。安徽人吃臭鳜鱼,其来历要追溯到二百年前,正式成为一道名菜,亦有百年历史。长沙如今亦流行吃臭鳜鱼,但确是没有在凤阳吃到的地道。另有皇家烧饼,亦是烤得很酥,吃来满颊生香。我在各地吃过的烧饼,都没有在凤阳吃到的皇家烧饼好。我吃了一大碗米饭后,仍是吃了两个烧饼。唉,烧饼上迟了。

复又去了门台复烤烟厂旧址。这是凤阳唯一的工业旧址。当年这里生产的烤烟丝,质量好得是专运去上海做中华香烟的。烤烟厂是英美烟草公司于1917年投资建起的,厂区占地174亩,有3万多平方米的欧洲风格建筑,看上去真是有种昔年西方工业文明的气象。烟草乃是西方以工业力量入侵中国,换取中国财富的一个博物馆级的标本。生产区灰色的三连仓房旧址仍屹立在秋阳下,当年复烤后的烟叶装入木桶,就放置在这里面。生活区的低矮平房早已人去屋空,但屋前到处有杮子树,叶子掉光了,而杮子如小灯笼挂在树梢头,是无人的厂区里唯一的热闹。有人在地上拾起棍子踮足扑打,杮子三三两两掉下来。有的杮子很硬,好看而不能吃,而软的杮子,我剥开来吃,哦哟真是甜。遂一连吃了两个。我年轻时当过工人,当年做工的厂子也早已不存。我对这烤烟厂旧址遂有着一种莫名的怀旧同眷恋。

第二天先看月明湖,再看钟离古城遗址。月明湖在临淮镇东南,北流入淮。此湖以盛产蚌而闻名,月光照耀,蚌壳闪光,遍布全湖,天水相映,故而得名。可惜白天看不到。而钟离城则真是古老。当地一老者带我们爬到一小山坡上,指着地上说,这下头就是钟离城的旧城墙。钟离城自建至弃,历1200多年。从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筑此城,到唐朝武德年间移至今城西临淮镇,始废。但城址保存尚好。钟离城原有四方形夯土城墙,今已颓成土垅。城内遍布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物。我们脚下踩着的不止是夯土旧城墙,也是踩着逾千年的历史同文明。

下得山坡来,路道窄,迎面一老汉开着辆空着斗的小拖拉机突突突突过来,见我们,急忙刹车,让在一旁等我们过身,脸上沟沟壑壑里都是纯朴善良的笑意。我走过去回头朝老汉招手,那沟沟壑壑的笑意在秋阳下闪着金光。

那天下午,坐船游淮河。我坐在船尾,看着螺旋桨打起叠叠白浪,一面五星红旗时时拂到帽檐上,猎猎地响。船上的人指着远处的堤岸,说那上头就是梁朝的古城墙。河风吹过来。河风有古今么?凤阳是在淮河的中游,我们在中游行舟,两岸景色可观,兴致亦很可观。

上岸,来到临淮关古镇——安徽四大历史古镇之一,为历史上通衢要地,亦是沿淮水陆交通枢纽,筑于梁朝天监五年。若水枯时可见广运桥以东岸下城墙的老根基。此地最有名的当属出了“濠梁观鱼”的典故,出自庄子的《庄子·秋水》篇,也就是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庄子与惠子之辩。至今传为美谈。但古镇如今一半安在,一半已废弃,路过白玉街,许多的房子,屋上长满青藤,门上挂着锈锁。房屋与房屋之间,可见一缝青碧淮水。我拿手机拍了许多照片。也许是因为我喜欢欣赏颓废之美。时间就像老房子,有坍塌的遗迹。比及一宇新舍,要令人伤高怀远。这种情绪古老而美好,源起于人类对浩大时空的敏感。

走到另一条交岔的街口,人就多起来。有人当街下棋,围观者甚众,但也不闹。有人手工包馄饨,我看了一气,馋起来,想吃一碗,但同行的人都走远了,我得赶上去。恋恋地走,又回头望了望。那包馄饨的手是只男人的手,却灵巧胜女人。一个抱娃的老妇看着我疾走,眼神里有奇怪。在这样的古镇,一个人走路应当是慢悠悠的。白玉街,当年的街石如同白玉么?在新建的临淮关文化广场,有人在表演凤阳花鼓,唱的当然是新词。不过我还是喜欢听我儿时听过的那支最有名的凤阳花鼓调:“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听得人凄然,但却是好听。民间的怨气同对生活的热望,皆在这小调中婉转。

在狼巷迷谷山谷中看见有一亭翼然,亭匾书的三个字是“东坡亭”,于是我们在亭子里坐下来,也不去爬山。时秋阳当头,周围山林寂然,让我想起了东坡的好句子:“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二日。”我们便在此静坐,喝着茶,聊着天,看着日光流连。王祥夫说,还是坐到草地上晒太阳吧,舒服。我们便从亭子里走出来,盘腿坐到草地上,一会儿,背就烫了。是的,舒服。想起吃了午饭,我和祥夫就要提前离开,心下忽然里就有了一丝怅惘。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光,实在让人留恋。

远远地,爬完山的人从原路三三两两返回了。林子里有鸟啼,晶莹得如同晨露。忽然又住了,四野于是空旷。返回来的人,看着我们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的自在,眼神里是羡艳。

他们下午还在凤阳,而我和祥夫却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