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关注·"千年古县"的文化密码
歙县:时光不老芳华依旧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3-01 10:04:57 责编: 徐文娟

编者按

2月21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分别给歙县、黟县人民政府发函:确认歙县、黟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至此,我省“千年古县”继寿县、全椒县后增至4个。“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国家民政部共同实施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重点文化走出去战略项目。该项目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千年古县”,进行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本栏目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解读“千年古县”的文化密码。

山绕清溪水绕城

山抱水、水绕城,练江绕歙县古城蜿蜒而下,在歙南一个叫“浦口”的地方与渐江交织,汇成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当年,徽州人沿这条“母亲河”走出大山,崛起了称雄明清三百年的徽州商帮。

歙县于公元前221年秦朝置县,得名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最早的说法即与歙浦有关。后晋开运二年(945)刘昫所纂《旧唐书》卷44《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有学者认为,“歙”字由翕、欠二字构成,其中“翕”字由均含聚集之义的合、羽构成,从侧面反映了歙县“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特征;“欠”字说明此处风景绝佳,不欠山水。也有学者认为,“歙”字在古代就有呼吸之意,《老子》有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给当时这片蛮荒之地命名为“歙县”,希冀这里吐故纳新,因缺失而汇聚,因汇聚而合作,因合作而腾飞。

隋唐后历经更迭,歙县始终为郡、州、路、府之治所,至清末“府县同城”约1300年,下辖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六县,一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2014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歙县建县伊始属会稽郡,自古与江浙渊源颇深。因为山多地少,徽州人“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立足江浙辐射全国,演绎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如今,时光荏苒,时代更替,伴随黄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歙县与近邻的浙江临安、淳安相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再次续写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展现出合作腾飞的勃勃生机,无意间契合了秦始皇当年对“歙”地的憧憬。

白云碧嶂画难成

歙县山水相依、如诗如画。“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如此赞叹新安江;汤显祖则惆怅地感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巍巍清凉峰,滔滔新安水,在今人眼里是生态之美,在古人心中却是生存之困,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歙人来说,它是屏障也是禁锢。典型的山地气候,使歙县自古物产丰饶,盛产林木、生漆茶叶、贡菊和枇杷、柑橘等众多的干鲜果,但粮食不能自给,加上历史上三次迁徙潮,大量北方人落户歙地,地狭人稠和崇山峻岭的阻隔,使歙人种地无以生存,不得不寻求“以贾代耕”“寄命于商”。

于是,歙县昌溪人吴锡卿来到京城创设了“吴裕泰”茶庄,棠樾人鲍志道靠一文铜钱成为两淮总商,而扬州白塔也是歙县江村走出去的大盐商吴春为迎接乾隆皇帝下江南,一夜之间堆盐而造的。歙县人在外“富无经业,货无常主,能者辐辏”,除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还见缝插针涉及几乎所有能赚钱的行业。

“贾而好儒”成就了徽商,也滋养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徽州。歙县籍徽商以雄厚的财力和人脉反哺故里,兴教育、办书院,成为当时的江南书画鉴藏重镇,明末徽版刻书跃居全国之首,推动了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盆景、徽州建筑、徽剧徽菜、徽墨歙砚走向全国、蔚为大观,成为徽州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如今,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已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全国三大地方显学。

山水之胜在于人文之胜。歙县历经2200多年王朝更迭的烽火狼烟,由于连绵群山的屏障,阻战祸于山外,使古老的徽州文脉基本免于兵燹。如今,歙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中国牌坊之乡”“徽剧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等称号,以秀美自然风光和独特人文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处处楼台藏野色

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发出通知,公布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徽有237个村落入选,其中黄山市歙县有123个,占全省一半以上。目前,歙县境内共有中国传统村落148个,总数位居全国各县之首。

“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许村坐落在歙县城北20公里外,村中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高阳廊桥、大观亭、双寿承恩坊、五马坊集聚在村中小广场附近,是游客必游之处,有趣的是大观亭的中轴线恰为神奇的北纬30度线。在歙县古城正中,耸立着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脚牌坊”,有“东方的凯旋门”之誉,其主人正是从许村走出来的明代三朝元老、大学士许国。

徽学专家姚存山介绍,歙县像许村这样的古村落星罗棋布,这些古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方言浓郁,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名多以山川、象形、姓氏、方言命名,充分体现了徽州地名文化的地域性、宗族性和方言性。歙县古村落的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多为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地域特色。

从“五里不同俗”到“十里不同音”,歙县人世代沿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外地人眼里是一个个待解之谜,如今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近年来,歙县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全域旅游,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实施徽州古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修复徽州府衙,修缮名胜古迹,整治保护街区和古村落,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一大批古村落成为乡村旅游景点,众多特色民俗表演项目成为体验性旅游业态,许多生产性非遗技艺走向市场重放异彩。去年,歙县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5亿元。

家家灯火读书声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古时歙县人虽然经商居多,但读书取仕依旧是首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世代相传,当地至今流传着“儿孙不读书,等于一窝猪”的民谚。在几年前建成的歙县县城滨江公园文昌阁前,一块巨石上雕刻着朱熹的名言“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是古往今来歙县人普遍的祖训家规,折射出程朱理学在当地的深刻影响。徽学专家汪炜介绍,从南宋至元、明、清的主流思想,时尊孔子为先圣、朱熹为亚圣。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皆为古歙篁墩人,故歙县被称之为“程朱阙里”“理学之邦”。程朱理学促进了歙县教育的兴起,特别是徽商的崛起,设立了众多义学、社学及书院等教育机构,惠及了宗族内的孤寒子弟及邑内的其他子弟,创造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奇迹,“父子宰相”“同胞翰林”“四世一品”“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练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等佳话频传。

教育造就人才,知识改变命运。《中国名人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歙县人。歙县申报“千年古县”的资料显示:自唐至清,歙县出了文武进士833人,居全省之冠;状元11名,居全国第二。耳熟能详的歙县名人有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扬州八怪画家罗聘和汪士慎、新安画派奠基者渐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著名画家黄宾虹、革命音乐家张曙、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经学家吴承仕等。

古时歙县相对发达普及的教育,以丰富的营养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滋养着歙县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歙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地”等称号,千年古县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题图:航拍歙县山水画廊新安江。

本报记者 潘成 摄

    相关新闻
明中都考古:揭开“理想都城”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