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橙专栏 | 乡村借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9-03-25 10:17:17 责编: 徐文娟

■张建春,作家,出版有《边缘行走》《未修剪的村庄》《一朵故乡的野花》等散文、诗歌集,现居肥西。

锹锨锄头,转个身子,到左邻右舍就可借得。升米、瓢面也是常借的,浅升借米满升还。借得轻松,还得明朗,乡村多的是和气。

乡村的借事,还是有讲究的,比如“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有道理,也有顾忌。米永远可借,民以食为天,皇帝还不打饿兵。家中断顿,提着米升子走上一趟,总不会空了手。柴火就不一样了,到处有,树枝、荒草,都是烧锅料。借柴火的人,肯定是懒汉,借了助懒劲。“柴”和“财”谐音,谁愿把财借出呢?至于鞋子不借,也是有说法,赤着脚多不碍事,何况草鞋都会编,凑合下就过去了。若借了,不小心穿破了,“破鞋”和破衣不同,说不上的别扭。

不过,借事也不是不可突破的。村里的柱子,就什么都能借得。柱子是孤儿,七岁死了父母,算是吃百家饭的,守在三间草房里挨日脚。他什么不借呢?柴米油盐,衣帽鞋袜,实际上柱子不需张口,村里东家西家,都会送上门的。柱子知好歹,远远的道声谢,

近近地说,借的,一定还。

村里最大的借事是借钱。有时一个村里没活头钱,转了一圈又转回来,急得跺脚。乡村为借钱找了个词叫“掇钱”,显得郑重,有文化。借钱时说得也婉转,说,这几天手头急,掇两个,十天半月就还。不提钱字,但也都知是钱的事。

掇了钱,说好了称了肥猪还。放心,猪上了磅,钱还没焐热,人还不到家,钱先还上了。借钱也没有条据一说,一句话撂下,板上钉钉,人不死债不烂,还有父债子还顶着。

和借事沾边的事,还有“行”,比如饿了“行口饭吃”,渴了“行口水喝”,路走黑了“行个睡”,等等。行的事是不需还的。“好事逼人来,天与行方便,红裙情愿配袈裟,不待旁人劝。”村里人把行事做得顺溜,模样周正。

大刚子家出大事,几间草房烧个精光,八十岁老父亲一口气没上来,去世了。大刚一夜白头,老父的丧事无处办。村里不止一家伸了直颈子,去他家办。大刚感激涕零,在邻家设灵堂,光光鲜鲜为父亲办了丧事。死者为大,也算救急。无理三扁担,有理扁担三。如此的借事,让人感动。

    相关新闻
橙周刊·高眉低看|木兰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