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橙美文·高眉低看】惜物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9-05-20 15:01:19 责编: 徐文娟

“自从买了吸尘器,清扫变得马虎;自从买了冰箱,食物常被浪费……”对日本作家花森安治的这些文字,深有感触。不知从何时起,东西不再耐用,不再被珍惜。从一粒米饭、一杯水到一件衣服,甚至是一套家电……

小时候,生活比较艰苦,都以节约为荣。我上初中时,还经常穿打补丁的袜子,外公外婆的外衣上更是常见大小不一的补丁。那时,外婆炒菜倒完油,总要用手指抹一圈油瓶口,然后放进嘴里吮一下,生怕浪费。渐渐地,生活所需不再稀缺,日子越过越好。从小孩到大人,从平常百姓到富豪显贵,大家勤俭节约的意识开始淡薄。很多人认为节约是小气,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该讲阔气、讲派头、讲排场,很少提及珍惜和节约的美德。下馆子,不多点些菜、不剩点儿东西,似乎觉得不大气、没面子;走在马路上,人人光鲜亮丽,衣服淘汰频率越来越高;垃圾桶里经常堆满各种被丢弃但依然能用的物品……

在物质匮乏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态。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好了”就随意扔掉。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

结婚时买了双人布艺沙发,5年来,被小儿涂上颜料和油渍,但并不影响使用。每次客人来,总有人问,为何不换新的,或委婉地开导,生活不要太节省。起初,我都会摆出自己的态度:“还能用,没有必要更换。”可传来的却是对方捉摸不透的眼神,抑或再次“好言”相劝。慢慢地,他们再问时,我便回答:“正准备换呢!”但就是想不明白,一件还能用的旧家具,为何非要换掉?

去年,乡下一个堂叔进城。尽地主之谊带他玩了两天。感觉还是比较得体。没料到,几日后,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堂叔回去跟村里人讲,我在外混得不怎么样,连着几天都是穿的同一套衣服。我哑然失笑,无言以对。两天的招待,吃住都没有问题,却因一件旧衣认定了我的生活近况。

妻子听后,埋怨道:“让你把那些旧衣扔了,买几件新衣,就是不听,又不是买不起。连我爸妈都说你穿得太寒酸。”原来,不止乡下堂叔,就连城里的岳父母也一样,被虚荣浮躁的风气同化了。

一个朋友也曾开玩笑:“都像你这样,一件衣服穿几年,那服装店早倒闭了。”我想,惜物与发展,应该没有逻辑关系。惜物不会阻碍发展,发展也不是靠浪费的陋习换来的。不管是自然生长的草木,还是社会生产的衣食,这世间万物皆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懂得惜物的人,内心一定是柔软的、慈悲的。正如花森安治所说,“‘惜物’这件事,没有柔软的心地,做不到”。珍惜自然的馈赠,珍惜彼此的劳动,珍惜自己的选择。不管什么年代,惜物都是优良品德,值得传承。(汪亭)

    相关新闻
小满,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