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石子铺就的小路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9-07-01 11:05:04 责编: 徐文娟

■冯杰,著名作家、画家,著有《冬天里的童话》《一窗晚雪》等,现居郑州。

三毛祖居位于定海小沙街道,是三毛祖父1921年建的一座四合院,有正房,厢房,天井。和三毛一位陈氏亲戚交谈,他说,祖居那一口水井是他找到的。

走在通向三毛祖居的弯弯小巷里,陈锟先生对我说,三毛祖居的房子都经过修缮,只有脚下这条石子路是那年三毛归乡时的原路。20年前的今天,三毛踩着这条铺满石子的小路来祭祖烧香。

石子突出,布鞋忽然有点硌脚。

我在祖居小厅里休息时静静看三毛归乡那一部录像,是烟花春梦的一场大戏。定海一周,她一直沉浸在恍兮惚兮间。有乡愁,岁月,沧桑的云雾。我55岁时,踩着你走过的石子路,脚步重叠。可你已去世28年。时间仓促地赶着两岸烟云,白驹过隙,凡是马,无须停蹄。

正房墙上贴着一张和祖居环境不太相符的宣传画,公益广告上有一首诗,诗曰:“海山是你是我家,用心用力呵护它。如今千岛不一样,年年盛开美丽花。”花是好花,兀自在墙上开着。宣传画旁三毛在喃喃自语。纪录片让我看得双眼温润,我留意三毛最后一直说“阿——呀”,问当地文友,解释道,那是三毛对“爷爷”的称呼。

临走三毛带走一把土。她对祖坟说,“啊呀,明年还来看你。”定海人说,祖坟许愿是需要兑现的。她失约了。

对于三毛来说,祖居就是一方水井源头,三毛生在重庆,生活在台湾,成名在世界。根却在此兮。

桌上早铺好毡子,让来客留下墨迹,想想,我给“三毛祖居”写下“文游九州,根在定海”,让我再为“三毛客厅”写字,我写下“定海文针”一语。此乡此人此地此境,这位自称“小沙女”的作家,文脉足矣以去丈海量海岛。

三毛从小就有个性,父亲起的原名陈懋平,自己觉得中间那字太繁琐,拉掉不要,干脆叫陈平。

白先勇是三毛的文学贵人,发表她第一篇小说,给她人生勇气。对她文学影响大的是《水浒》和《红楼梦》二书,使三毛以后文学精神有了红楼的魂魄,水浒的笔法,红烛白刀,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后来她在台湾文化学院教中文,自作主张开设了这两门课。水泊梁山的酒肉和大观园的风月组合一起,这样的文章肯定要起文学上的化学变化。

三毛一生在行走,旅次,写作,重逢,道别。万水千山,花开花落,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了就是好,48岁那年离世,文坛再也找不到像她这样的异数作家了。

在三毛作品里,有一篇独特的作品,《杨柳青青》——诗人痖弦的故事。称为叙事诗,我看是具有河南坠子风格。痖弦当年说过,他称“三毛是穿裙子的尤利西斯”。有一年,痖弦先生回中原老家,闲谈时说,三毛还是他小女儿认的“干娘”。

    相关新闻
怀宁挑花 千股情“丝”绕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