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读川端康成,适合冬日
来源: 安徽商报 2019-10-15 11:13:15 责编: 徐文娟



我相信文学无国界,但总还是有“界”的。作为一名普通文学读者,120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能够用心品读的十不及一,多是因与他们不亲。

爱一个人因与她天然相亲,文学、风景都是如此。不可斗胆学李白的“相看两不厌”,至少翻看川端康成的第一页:“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便觉得字里行间充满东方审美的亲近与春意。我在三十岁的年龄与川端的世界相遇,十分幸运。

川端康成大概是中国读者们最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之一吧。去京都,如果不带一本《古都》,你将永远寻不到“他们”所说的日本。“我不相信战后的事态和风俗,不相信现实的东西”,“作为一个已经死了的人,除可怜的日本传统美以外,再不想写一行字了”。从川端的容貌、语调、文字和最后的死亡方式,我相信除了创造和审美,人生的其他不再值得他奋斗。《古都》《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花的圆舞曲》《睡美人》……与中国同期推崇的现实主义文学不同,这些作品似乎没有真切的时代感,只有“日本”,而且只能是川端康成的日本。他让“日本”这个名词富于新的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对川端的评语是:“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但我却认为,川端不是在叙事,而是构建一种超越国界和五官的日本美术,始于文字,终于音乐、风味与雕塑。

拥有这种能力的作家都是伟大的创造者,诸如马尔克斯、卡尔维诺、乔伊斯、帕慕克、曹雪芹,很想说还有莫言和金宇澄,可总觉得缺些什么。也许,是中华文化的意义如此绚烂与繁复,以至于连普通读者都对我们的作家过于苛刻。

爱情与死亡,文学的主旋律,能真正写好的作家令人钦羡。二十多岁正是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时节,爱情是最闪耀的宝石,在等待死亡的人生中,照亮所有的希望。马尔克斯说,写这部不朽的经典曾受川端康成的影响。但拉美终究与东方不同。相比马尔克斯的宏大,川端常说自己是个懒惰的人,故事写了开头仿佛就足够了。我最喜欢在伊豆发生的爱情故事,告别时刻,爱情才真正有了开头。接下来呢?没有接下来了。

充满人间烟火的爱情做不到惜墨如金,终究是徒劳的。因此,川端绝不浪费笔墨自找麻烦,怕污浊了这杯人生清酒的明澈。这一点,他表现出许多东方作家都有的胆怯,未免令人有些失望。

“年老的人拥有死亡,年轻的人拥有爱情,爱情可以拥有很多次,死亡却只有一次。”川端笔下最绚烂的还是死亡。《雪国》中,冰雕一般的叶子最终殒命在烈火的废墟中,死亡与火光一起照亮了岛村的人生,银河在那一瞬倾泻。美的极致是死亡,川端最终也用这种审美观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读川端的爱情与死亡,一定要在有阳光的冬日。走出他清冷而极美的世界,反倒让人感到现世温暖。(马翔宇)

    相关新闻
我热爱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