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凤阳花鼓演员们身着盛装,手持花鼓,在“美好安徽”花车上以优美的舞姿,向全国人民尽情展示安徽形象和凤阳花鼓的魅力——
凤阳花鼓 从“唱门头”到“丰收曲”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0-18 10:38:11 责编: 徐文娟
凤阳花鼓非遗传承人等在小岗村演出。凤宣 摄


国庆节前夕,在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小岗村分会场舞台上,凤阳“花鼓女”邓凡兰等两位古稀老人,给观众们表演了原生态的凤阳花鼓节目——《好一朵茉莉花》。那原汁原味的唱腔唱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背花鼓走四方

在凤阳及小岗村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凤阳花鼓曾是村民们荒年外出乞讨、卖艺谋生的代名词,与贫穷相连。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首凤阳花鼓歌曲很多人耳熟能详,却是凤阳人曾经逃荒要饭的真实写照。现任凤阳县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的肖庆红,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就唱了此曲。她介绍,凤阳花鼓流传至今已有约600年历史,是一种有歌有舞、节奏鲜明,且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在旧社会时是讨饭工具,叫“唱门头”,就是沿街挨家挨户在门口唱的“讨饭歌”,所唱歌曲大多反映百姓的贫苦生活。

凤阳花鼓流传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肖庆红介绍,旧社会民间艺人敲着花鼓四处流浪行乞卖艺,是凤阳花鼓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古以来,凤阳水患、战乱等天灾人祸不断,据记载,仅明朝成化年间,凤阳就发生水灾等较大自然灾害10余次;同时,由于凤阳吴楚接壤处,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百姓为了逃避战乱,纷纷逃离家园四处流浪乞讨,将凤阳花鼓唱遍了大江南北。

自幼逃荒要饭的经历,让“花鼓女”邓凡兰老人不堪回首。邓凡兰1946年出生在凤阳县燃灯镇小溪河村,她回忆说:“过去,凤阳荒年多,我们家祖辈都是靠着唱花鼓讨饭活下来的。从我记事起,每年初冬全家老少都要背上铺盖卷,拿上锣、鼓,背井离乡出去讨饭。就在逃荒过程中,俺跟着母亲、姐姐学会了花鼓唱词。”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肖庆红介绍,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两人演唱,或姑嫂、或姐妹等二人组合,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

凤阳花鼓的手鼓和鼓条制作也很讲究。肖庆红拿出珍藏的多面花鼓一一介绍,花鼓鼓面直径10厘米左右,早期为羊皮制成,现多为人造革面料,常绘有彩色“凤画”图案,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意思,预意凤阳是个风水宝地。鼓身为红色、厚度约6厘米左右,常用泡桐木等材料制成,一侧固定一个直径3厘米左右的金属环,并系上彩色丝带或布条起装饰作用,现在常系上红色中国结。鼓条为两根长50厘米左右的细竹根制成,两端分别缠绕红绒线,既当鼓槌,又有装饰和保护鼓面作用。表演者左手执鼓,右手执两根鼓条。小锣是直径20厘米左右的铜锣,表演者左手执锣,右手用一根长约20厘米小木棒敲击锣面,形成清脆悦耳的声音。“花鼓小锣”“双条鼓”由此得名。凤阳花鼓所唱曲目有近百首之多,大多为“时调”和“小曲”,主要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秧歌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曲目不断创新,但曲目体裁一直未变。

喜看花鼓翻新曲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凤阳花鼓一直在创新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凤阳小岗村首创农业大包干之后,凤阳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凤阳已成为改革之乡、石英之乡、花鼓之乡、曲艺之乡,2018年,凤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446元、11592元,已彻底摆脱贫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凤阳花鼓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现在,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创作,凤阳花鼓再也不是过去的讨饭工具,而是赞美祖国、展示凤阳、歌颂人民美好新生活的民间艺术,成为了“丰收节”上的“丰收曲”。

凤阳花鼓艺术在创新中发展并逐渐成熟。自幼学习花鼓技艺、如今是凤阳花鼓传承人之一的肖庆红介绍,凤阳花鼓原来的形式简单,两人组合,基本上以说唱为主,少有舞蹈动作,两人对唱,可以唱出数十种小调子。由于这些小曲小调产生于旧社会,所以一些小调的内容中,有的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现在演出的凤阳花鼓已将原来不健康的内容予以剔除,并在原有基础上作了加工整理,充实和美化了它的舞蹈动作,增加了健康、愉快的内容,在曲调等方面也作了一定的改编。后来,凤阳花鼓又逐渐弃用了小锣,演变成现在的女子群舞,以歌舞为主,减少了说唱成分,“花鼓小锣”逐渐衍变为现在的“双条鼓”。目前,原生态花鼓小锣曲艺形式的演唱已不多见,活跃在国内舞台的凤阳花鼓主要是“双条鼓”歌舞。此次在天安门国庆花车上表演的凤阳花鼓就是“双条鼓”形式。

除了“凤阳花鼓”外,凤阳民间艺术还有“花鼓戏(卫调)”“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肖庆红进一步介绍了“凤阳花鼓戏”“凤阳花鼓灯(卫调)”的由来及与“凤阳花鼓”的关系。花鼓戏(卫调),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清代中期,凤阳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剧演变,形成了今天的花鼓戏。花鼓灯最早起源于宋代,兴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流行于淮河中游一带,不仅有潇洒奔放的舞步,还有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和情趣盎然的小戏,因而深受观众深爱,盛行一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新,为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也极大提高了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现在的‘凤阳花鼓’把‘凤阳三花’融合到一起,既有‘花鼓戏’的唱腔,也有‘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和步伐,集歌、舞、曲艺等为一体,有说、有唱、有歌、有舞、有鼓、有道具。”肖庆红说,另外,“凤阳花鼓”还融合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凤阳民歌”、省级非遗项目“凤画”中的艺术精华,“凤阳花鼓”将“凤画”直接绘制在花鼓的鼓面上,演唱时直接使用“凤阳民歌”的词曲。因此,现在的凤阳花鼓吸收了凤阳当地众多民间艺术精华,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这些年来,艺术家们也创作了大批歌唱祖国、宣传改革开放、赞美新时代的凤阳花鼓歌曲。“十八颗手印,高举的方向,点燃了田野上金色的希望,激溅起改革呀,春潮万里浪,小村庄成就时代的大文章,又展新气象。”这首《有一个小村庄》就是歌颂小岗村改革精神的凤阳花鼓新曲。

现在,凤阳花鼓不仅在国内频频获奖,也逐渐走上国际舞台。凤阳肖庆红、熊观霞等非遗传承人曾先后受邀到意大利、美国等地演出,使凤阳花鼓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不久前,2019年全球精英才艺大赛暨美国林肯中心颁奖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肖庆红等人表演的凤阳花鼓获杰出表演奖。

传承花鼓开新篇

多年来,凤阳花鼓这朵根植于凤阳大地上的民间艺术“奇葩”,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很好传承和保护。

凤阳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涂冬颀介绍:“任何事物的流传,人都是最重要的载体,民间艺术更不例外。凤阳花鼓本就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的,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凤阳花鼓早已不是乞讨的‘工具’,而是歌颂新中国、赞扬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艺术载体。”为传承和保护凤阳花鼓,这些年来,凤阳县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建立健全凤阳花鼓档案资料,去年,由凤阳县老科协牵头、夏玉润先生执笔主编的450万字《凤阳花鼓全书》前四卷(《史论卷》《文献卷》《文集卷》《词曲卷》)正式出版发行,最后一卷《音像卷》也将择时发行。此书历时5年编纂完成,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本较为系统研究“凤阳花鼓”的专著,对它的传承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民间艺术来自民间,还应走进百姓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涂冬颀介绍,凤阳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凤阳持续开展凤阳花鼓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景区传承普及活动;建立省、市、县各级凤阳花鼓传习基地、传习点近30个;还将花鼓制成旅游纪念品,在全县各旅游景区等地销售,扩大知名度;先后举办四届“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凤阳还创编了《凤阳花鼓健身舞》,供百姓健身之用。

今年国庆节前夕,凤阳县组织千人花鼓展演活动,来自凤阳县各行各业的1300名干群齐跳凤阳花鼓舞,通过队形变换,组成巨幅图案,并与巨幅五星红旗同框,为祖国献上最美好的祝福,用花鼓敲响了新时代的赞歌,表达人们对新中国70华诞的美好祝福。

凤阳十分注重花鼓传承人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已有县级以上传承人14人。他们每天都在为凤阳花鼓传承事业奔忙着。今年62岁的花鼓传承人熊观霞,国庆节前后特别忙,不仅要赶排《鼓乡欢歌》《花鼓韵·晚霞情》等节目,还要给县老年大学舞蹈班学生传授凤阳花鼓技艺。作为凤阳花鼓传承人之一的邓凡兰,如今受小岗村旅游公司之聘,每天带着队,在小岗村民俗文化大舞台上,给游客表演原生态的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真是个好地方,古城春色望不尽,家家户户粮满仓……”十月一日,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三位老人用花鼓赞美祖国70年巨变。唱了一辈子凤阳花鼓的邓凡兰对游客说:“过去讨饭唱花鼓,面喜心酸;现在唱花鼓,唱的是丰收歌,心里越唱越敞亮。”

采访归来,凤阳花鼓优美的旋律一直在耳边萦绕。70年来,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凤阳花鼓已从“讨饭歌”变为“丰收曲”,成长为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为此,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付出了大量心血,令人心生敬佩。祝愿凤阳花鼓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本报记者 周连山 胡娅莉

    相关新闻
黄梅戏《薛郎归》韩戏剧节获奖